蔡国强, 越查越觉得可怕, 1万米长导火线,600公斤火药,原来他在1993年就搞过这种破坏环境的所谓“艺术” 1993年,他在甘肃嘉峪关戈壁里,搞了个名为《万里长城延长一万米:为外星人作的计划第十号》的爆破作品。 那个黄昏的嘉峪关沙漠肯定热闹得很。傍晚七点十五分,一道火墙突然撕裂戈壁的宁静,六百公斤火药喷涌而出,火龙奔腾足足一万米。硝烟弥漫了十五分钟,五万双眼睛盯着这片灼热的沙漠,人们为转瞬即逝的绚烂欢呼,却没人低头闻一闻刺鼻的硫磺味,也没人去想那片土地要花多少年才能愈合伤口。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位“玩火大师”依然痴迷于用火药表达艺术。他从长城炸到塞纳河,从广岛炸到巴塞罗那,直到今年九月把烟花带上了海拔五千米的喜马拉雅山脉。那条名为《升龙》的三千公尺彩烟在查琼岗日雪山前升腾,美得让人心颤,却像一把刀子插在高原生态的心脏上。 高原的生态脆弱得超乎想象。科普博主们痛心疾首地解释,那里一块车辙印的恢复都需要几十年,草甸植被破坏后可能百年难以复原。爆破声惊扰雪豹藏羚羊,彩色烟尘弥漫十分钟不散,所谓“引导动物离开”在天高地阔的荒野显得如此苍白。 艺术家说这是为了“提高公众对高山文化的关注”,可高原沉默的生态系统需要的是安宁,而不是一场喧嚣的表演。 回想1993年,蔡国强站在嘉峪关宣布要把长城“延长”一万米时,他畅谈的是与宇宙对话的雄心。他幽默地说:“最理想的观看点是外太空”,却忘了脚下的土地才是艺术真正的根基。那时环保意识淡薄,漫天硝烟被看作先锋艺术,没人追究六百公斤火药对沙漠生态的影响。 如今在青藏高原,他团队声称使用了环保可降解材料,承诺燃放后清理残留并修复草甸。然而高原低温缺氧,降解过程漫长,翻土修复可能加速水土流失。当地生态环境局称活动已备案且手续合规,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明令要加强草原保护,这不得不让人质疑审批是否真正考虑了生态代价。 有意思的是,当年那场长城爆破被艺术界热捧,草图在拍卖行卖到二十三万港元。评论家赞美火药的痕迹“见证了时间的永久和恒常”,却没人计算环境付出的永久代价。这种对大型爆破艺术的宽容与如今公众的愤怒形成鲜明对比,我们终于学会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平原与高原的生态价值。 真正的艺术应该敬畏自然而非征服自然。就像作家李娟感叹的:“真正伟大的作品,只是经过大地,从不曾改变大地……”当我们追求视觉震撼时,不能忘记人类只是自然暂时的客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蔡国强, 越查越觉得可怕, 1万米长导火线,600公斤火药,原来他在1993
小刘不迷路
2025-09-22 20:41:41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