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网络写到:俄军十八罗汉被团灭。 一堆干草,据说就把俄军一支集团军的“大脑”给团灭了?这哪像21世纪的打仗,简直是战争讽刺剧的剧本。 但乌克兰方面言之凿凿,说他们的情报局联合当地游击队,就在8月30号,在马里乌波尔地区用了一招老祖宗的法子:点着干草堆,把浓烟顺着通风管灌进了俄军第35集团军的地下指挥部。 结果18名俄军高级军官,包括导弹炮兵参谋长、作战规划上校,还有电子战专家和情报副局长,一个都没跑掉,全被一氧化碳给放倒了。 他们以为造了个能抗住炮弹的坚固堡垒,却忘了这个堡垒得“呼吸”。,乌克兰人打的不是墙,而是那个不起眼的通风口。 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可就大了,俄军一门心思防着飞机大炮,脑子里根本没有这根弦,想不到敌人会用这么原始、这么不讲武德的办法。 加上战线拉得太长,后方守备松懈,直接给了人家一个天大的机会,这种打法,让人想起了古代战争里的断水源、放火烧城,最基本的生存法则,到啥时候都管用。 这事的真正杀器根本不是干草,而是情报,乌克兰人不仅知道指挥部在哪,还清楚里面都是些什么大人物,连人家的作息规律和建筑的致命缺陷都摸得一清二楚。 这种堪称“贴脸开大”的情报,靠的不是什么高科技卫星,而是当地游击队用脚跑出来的,他们就像俄军后方的无数双眼睛,让对方的指挥中枢在自己面前几乎是透明的。 反观俄军,保密工作跟筛子一样,反侦察能力也严重掉线,在信息战已经成为核心的今天,这就等于是在战场上裸奔。 更要命的是,俄军那种“上级说啥,下级干啥”的僵化指挥体系,一旦“大脑”被集体端掉,整个部队就立马瘫痪了。 据说俄军在扎波罗热方向的攻势都因此慢了下来,情报上的胜利,直接变成了战场上的优势。 这笔账算下来,简直是军事史上的奇迹,成本几乎为零的一堆草,换掉了18个无价的高级指挥官和一整套指挥系统,乌克兰人似乎把这种“小钱办大事”的非对称战术玩明白了。 从几千美元的民用无人机端掉几个亿的图-95战略轰炸机和A-50预警机,到廉价的无人艇把黑海舰队的昂贵军舰送入海底,都是一个路数:花最小的代价,给你造成最大的伤害。 这种窝囊的死法,对俄军士气的打击比正面战场上输一场还大,它告诉每个士兵:别以为躲在后方就安全了,最坚固的工事也可能瞬间变成你的坟墓。 对于这件事,俄罗斯官方至今一声不吭。 “干草事件”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现代战争打的已经不光是装备和火力了,更是情报的渗透力、战术的想象力,以及整个体系的适应能力。 俄罗斯这次不是输给了乌克兰的干草,而是输给了自己的思维定势,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最坚固的堡垒,也可能被一缕最不起眼的青烟给轻松攻破。
乌克兰网络写到:俄军十八罗汉被团灭。 一堆干草,据说就把俄军一支集团军的“大脑”
繁梦间
2025-09-22 22:58:16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