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那些外国人看不明白的中国事儿,如今想来,才是我们的成功密码! 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会儿,我刚参加工作,在我们系统内经常接触一些外国专家。那时候国门初开,很多与国外进行对接的工作需要一些外砖来辅助完成,他们有的是受雇于中国政府,有的是受雇于机构,反正在友谊宾馆的草坪上,一到周末,老外噗噜噗噜的一大片比野鸽子还多。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呵呵。有个加拿大专家说,他是到了这儿之后才知道白求恩这人的,敢情这人在加拿大一点都不出名! 客观的说,在95年之前,来到中国的外国人素质都比较高,那远不是当下那帮教孩子ABC的黄毛可比,所以应当算是见多识广了,但即便是这种人,在中国依然能够看到一些很特别的社会现象! 首先,来自于西方的外国人普遍对中国的第一感觉就是:人多。 站在王府井百货商场门口,站在地铁公主坟站,汹涌的人群朝你涌来,让老外看的瞠目结舌。 对,这就是任何一个国家也比不了的中国特色:人口。 不光是人口,而且还是高素质的人口,中国的教育,在全世界,要称第二,那没人敢称第一。 中国人培养孩子是体制性的! 北京很多普通工厂工人的孩子被挑到少年宫体校,这在外国人那里不可想象。首钢工人炼钢工人的儿子居然在学击剑! 有一个外国人说,在我们那儿学击剑的一准是冯啥的?德语里带这个字的,一般都是贵族。 我说制度不一样,中国是把好苗子全都拔出来,野外无遗贤。然后再去加以培养,要么奥运会击剑怎么夺冠呀?靠的不就是这庞大的人口基数,与科学的选拔机制。两下这么一结合。一大堆小哪吒横空出世了! 要光让老冯家的孩子去,那老李老张老赵,这帮孩子不都白生了? 其实现在也是这样,网上老有人喊我这暑假给孩子花了50万,啪!那位说我80万! 这都没用,真正上清北去打听打听,大概有1/3的孩子根本没上过补习班,他们的路径就是普通小学,重点中学。只要是考入了重点学校的火箭班,能有冲c9的苗子,你就看吧,连校长都盯着你。 为啥?等着你金榜题名我校好挂大条幅啊。 我大侄子老乐当年有一回在学校里被同学给推倒了,校长立马就知道这事儿了,亲自下来找那个同学谈! 甚至于有的小孩因为自己升了重点,愣把爹妈的工作给解决了! 为什么快乐教育跟咱这儿相当于培养二傻子,除非是地主家,有的是余粮,否则一般人不搞这个。 原因也是在于此,快乐教育强调让孩子随便成长,不加以管理,这都是西方愚弄老百姓的那1套,上中学三年级了,都不会做12×11都得使计算器。 由于不在群众中筛选,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接受精英教育,那人才的选拔就非常局限了,出不了多少好苗。大漂亮那边,现在举国上下的老师,都在为数理化拉胯现象着急也。也有识之士,跟那奔走呐喊。 尤其是前一阵盛点上,咱们一亮肌肉,把那边给吓坏了,你以为他们不急,也嚷嚷着要从娃娃抓起呢,别再放羊了!有的州正在筹划,用立法制度规定公立小学必须要给孩子留作业! 再有一个,就是西方人不理解中国为什么奶奶看孙子。 九十年代,北京友谊宾馆周围绿树成荫,一大帮老太太推着小竹车,里边放着胖孙子。成群结队,在麦当劳里也可以经常看到白发老人喂孙辈吃薯条,这在西方没有这么普遍的老人带娃现象。外国人瞧着新鲜。 当然,如今他们对这种现象很妒忌,所以一股歪风又通过舆论战给吹过来了,说什么让父母带娃的年轻人都是不合格的爸妈,自己要带不了就别生。这纯属扯淡! 这一点是儒家文化区别于西方的一个重要特点,儒家文化讲究的是家国天下。就是集体主义。 父母帮儿女带孩子,儿女在干啥,当然,躺在家里的也有,那是个别人。但绝大多数儿女腾出时间来是要投入工作,而工作就是为国家尽忠。 中国人的家庭凝聚力是非常强的。这不是西方炮制出来的所谓什么边界感,能够拆的开的。 比如说在我身边有很多姥姥,不顾边界感,主动要求给女儿带孩子,为什么?我就是要帮我闺女,我不希望她当家庭妇女! 姥姥都这么拼,那有几个奶奶忍心看自家儿子当家庭妇男的! 所以银发推小车,退休去带娃。 用我认识的一位老姐姐讲话:这就是政治任务。 以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一个人养全家这事儿,他干起来很吃力,只能保证温饱。 网上有很多全职宝妈抱怨丈夫挣得少。 这话没道理。你要觉得丈夫在外面没本事,调过来,让他看孩子,你出去。夫妻之间应当大概心里有谱,你丈夫的上限在哪,你应当知道。 而且与此同时,有退休金的爸妈,也不在乎什么边界不边界,就是伸手往小家庭送钱。支援前线。 给那些经济上暂时遇到困难的孩子花! 说白了,同舟共济,齐心协力! 一个人一旦有了家庭这张安全网,他就不容易掉下去,而社会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织成的安全网。即便是遇到经济滞涨的困难,也不会掉下去。这就是中国经济的韧性! 引用一帮西方经济学家的口头禅作为本文的结尾: 中国,独一无二!
正是那些外国人看不明白的中国事儿,如今想来,才是我们的成功密码! 上世纪九十年代
麦芽糖纸
2025-09-23 10:27: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