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国企文章体现董事长与总经理关系的七个层次:以天津纺织集团为例

假期不忙,写篇原创。笔者长期关注天津国资国企发展,相关文章看多了,逐渐也总结出一些特点和规律。众所周知,董事长和总经理作

假期不忙,写篇原创。

笔者长期关注天津国资国企发展,相关文章看多了,逐渐也总结出一些特点和规律。

众所周知,董事长和总经理作为国企的一号及二号人物,是国企宣传内容中的重中之重。一篇文章里,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名称、职务、出现位置、报道所占篇幅等细节,都大有讲究,也很有门道。只要您细心品读,就能从文中看出董事长、总经理各自在一家企业里的地位和分量,进而判断出二者的关系是否团结、融洽、相互尊重,对这家企业也就不难得出大概印象了。

以上观点可不是我开玩笑,而是都有具体例子可以佐证。笔者特将天津国企官方文章中体现出的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者的关系,按照“和谐互恰”程度分为七个层次,并逐一说明。为了更多地展现正能量,我仅以天津纺织集团为例,因为在天津36家市管、委管企业当中(区管企业太多,暂不讨论),纺织集团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关系最为团结、融洽,至少也是“金牌搭档”之一。这个结论,从相关文章里就很容易看明白。

第一层次:董事长充分尊重总经理,二者平分秋色

国企发文,如果董事长、总经理同时出现,一般来说都会提及。但二者的次序、篇幅等会有所不同,董事长肯定排在第一,而且其发言、活动等相关内容也会放在文章前面讲,并占据较大篇幅。这很正常,毕竟董事长是一把手,于情于理都配得上。但总经理的名称、职务是否提及,放在什么位置,给不给单独的发言、活动报道……不同的企业发文时会有明显区别。请看天津纺织集团最近的一篇文章例子。

9月18日,天津纺织集团官方公众号“天纺”发布文章,报道了集团与中国华能集团燃料天津公司等四家企业座谈交流的新闻。

该文内容显示,首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葛传兵与党委副书记、张宇峰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文章第一段就写明了时间、人物、事件,地点虽然没说,但能看出应该是在纺织集团,因为同时来了四家单位的客人。可谓“新闻四要素”基本齐全。重点是在文章首段、首句,张宇峰的名称、职务紧随葛传兵之后,这是董事长对总经理的第一次尊重。

其次,董事长整段讲话内容之后,紧接着就是总经理的发言,虽然篇幅不及前者(正常操作),但内容也不少,且独立成段。这是董事长对总经理的第二次尊重。

第三,天津纺织集团不仅是对外交流合作,在内部会议和活动的宣传报道中,同样给予总经理特别的“照顾”——名称、职务紧随董事长,单独给到不小的发言篇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企业官微)。这是董事长对总经理的第三次尊重。

第四,对于董事长未参加、总经理自己或带队参加的会议或活动,天津纺织集团也会单独发布文章,并予以较为详细的宣传。这是董事长对总经理的第四次尊重。

以上分析可见,天津纺织集团总经理在集团宣传工作中被充分尊重和关注。请问,他的存在感能不高吗?情绪价值能不拉满吗?工作干劲能不足吗?

国企官微发布的文章,董事长、总经理未必有时间亲自审稿,但肯定会看。把总经理置于文章中的何种位置,肯定不是主管副书记或宣传部长能决定的,最终还得董事长来定调。因此,我从天津纺织集团的一系列文章中能明显感觉到,这家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很团结。一、二把手融洽了,领导班子肯定也不会差,整个企业的内部氛围、发展势头大概率会蒸蒸日上。作为传统行业,天津纺织集团近两年经营发展的成绩可圈可点,“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从宣传文章对董事长与总经理关系处理的细节中就能感知一二,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说完典型案例,咱们再看看其他几种情况。这里只说现象,不是正能量的就不举例了。

第二层次:总经理跟着董事长一起发言和行动

与第一层次略有不同,这类文章里不会给总经理单独发言的篇幅,而是跟着董事长一起发言和行动。比如“XX(董事长)、XX(总经理)表示……”,这已算是董事长很给总经理“面子”啦,作为总经理是能够愉快接受的。

第三层次:董事长单独发言,总经理只提名称、职务而不发言

这类文章能直接看出董事长在企业的强势地位,但总经理的名称、职务还是能出现在文章开头并紧随董事长的。此外,总经理单独参加的会议、活动,还能专门发布文章。如果我是总经理,会觉得这样也还行。

第四层次:总经理的名称、职务不紧随董事长,而是放在段末

这还不如第三层次,总经理自然更不可能在文中有单独发言的篇幅了。不过,如果总经理单独参加的会议、活动,还能专门发布文章,说明董事长还对其有所关照。

第五层次:董事长名称、职务在文章开头,总经理的名称、职务在文末

这类企业的董事长肯定更加强势,总经理虽然作为二把手,但显然没什么话语权,即使其单独参加会议、活动,也不太可能或很少专门发布文章。

第六层次:董事长与总经理同框,却不提后者名称、职务

有少数文章,配图中显示总经理明明就和董事长在一起,却仅说董事长,只字不提总经理。这种情况说明总经理基本在企业内部失去了话语权,可能处于很尴尬的地位,而董事长是非常强势甚至“说一不二”的。对于企业而言,这肯定不是好事,除非董事长个人能力极强,有没有总经理,都能带领企业快速发展。但这显然不是一家健康国企的应有之义。

第七层次:不提总经理,却突出其他副职

这是非常罕见的终极层次,却也是有真实案例的。国企官方文章很少提及总经理,却突出某位副职,还专门为其发文,这显然就是跟总经理对着干的节奏啊!谁会允许这么做呢?当然还是董事长。在这样的企业里,董事长与总经理不和应该已不是秘密,如果从公开的文章中都能看出明显端倪,上级部门就应当及时介入和调整了。

国企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关系非常重要。如果处理不好,从小处说,会影响班子团结、工作氛围;从大处说,会决定企业的发展质效甚至成败。我也曾担任过国企总经理,对此深有感触。本文从国企宣传工作的角度切入,粗浅分析一、二把手在文章里的角色和关系,并由此推及对企业发展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希望对国企领导和相关人士有所提示及借鉴。天津纺织集团的好例子就在身边,其他国企哪怕暂时做不到,先“抄抄作业”也可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