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朝鲜突然宣布! 据朝中社9月22日报道,朝鲜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三

全球秒报君 2025-09-23 11:57:25

就在刚刚 朝鲜突然宣布! 据朝中社9月22日报道,朝鲜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三次会议9月20日和21日举行。金正恩表示,朝鲜将在国家法律中明确规定,朝鲜和韩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绝对不会合并成一个国家。 金正恩还指出,美国及其盟友为了维护其霸权和野心而肆意滥用权力,导致全球局势日益不稳定,陷入全面危机。 金正恩强调,朝鲜向拥核国家转型,是国家存亡的必然选择。朝鲜绝对不会放弃核武器,也绝不会为了解除制裁,与对手进行任何谈判。如果美方放弃无核化目标,朝美领导人就能够举行会晤,否则面谈。 平壤最高人民会议上的历史性宣言,标志着朝鲜半岛地缘政治进入新的分水岭。 金正恩将朝韩关系明确定位为"两个国家",并非突发奇想,而是历经三年疫情封锁、俄乌冲突背景下全球秩序重组后,朝鲜对地区安全格局的深度重构。 这一表态既是对半岛统一政策的历史性转向,更是对美日韩军事同盟不断强化的战略性回应。 从地缘政治视角看,朝鲜此次政策调整展现出三个战略深意。 首先,"两国论"实质是将军事分界线政治合法化,使朝鲜获得对韩关系的法定主动权。 此举打破了长期以来"一个民族两个国家"的模糊叙事,为朝鲜后续采取更强硬军事措施提供法理铺垫。 其次,核地位声明与对韩政策调整形成战略呼应,表明朝鲜已完成从"拥核自保"到"核武立国"的身份转变。 金正恩特别强调"不会为解除制裁谈判",实则是将核武器作为主权平等的谈判筹码而非妥协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此番表态恰逢美国大选关键期。 提及对特朗普的"美好回忆",实为向未来可能的共和党政府释放战略信号:只要美方接受朝鲜拥核现实,平壤愿意重启高层对话。 这种选择性示好展现了朝鲜外交的实用主义转向,即利用美国政治周期寻求突破制裁困局。 朝韩关系的质变背后,是东北亚安全架构的深刻演变。 美日韩三边军事合作机制化、美军战略核资产常态化部署半岛周边,促使朝鲜采取"先发制人"的制度性应对。 将朝韩关系明确定位为国与国关系,意味着朝鲜可能在未来冲突中更少顾忌"民族情感"约束,更倾向于采用常规国家间的对抗逻辑。 朝鲜战略调整也反映出其对国际形势的独特判断。 在巴以冲突、俄乌战争分散美国战略注意力的窗口期,朝鲜通过政策宣示强化自身战略自主性。 这种"多极化时代的生存智慧",体现为既坚持核威慑底线不动摇,又保持与中俄等国的战略协调,同时利用大国矛盾寻求生存空间。 对中国而言,半岛新态势既带来挑战也蕴含机遇。 朝鲜政策调整可能加剧地区紧张,但明确划清朝韩界限也有助于避免误判。 中国始终坚持半岛无核化目标,同时倡导"双轨并进"思路和"分阶段、同步走"原则。 在新的复杂形势下,中国需要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各方回到对话协商轨道。 金正恩此次讲话中最值得玩味的是其矛盾性: 一方面彻底关闭统一大门,另一方面却为美朝对话留有余地; 一方面强调永不弃核,另一方面暗示可谈和平机制。 这种战略模糊恰恰反映了朝鲜在新时代的生存哲学,在绝对安全确保前提下,保持战略弹性。 而提及"美国放弃无核化执着"的条件,实则是将球踢回华盛顿一边,考验美国能否接受一个拥核的朝鲜作为谈判对手。 历史转折处的半岛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当"血脉相连"的民族叙事让位于冷酷的地缘政治现实,当核威慑成为既定事实,东北亚安全秩序将如何重构? 朝鲜的"两国论"是终极表态还是谈判策略? 这些问题将随着美国大选结果和周边大国互动逐步揭晓。 但可以肯定的是,半岛棋局已经进入全新赛局,所有参与者都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下一步落子。 朝鲜此次战略转向究竟是迈向永久分裂的终点,还是以退为进谋求新型共存模式的起点? 在核武成为既定事实的背景下,国际社会是继续坚持不可能的无核化目标,还是探索新的半岛安全架构? 欢迎读者分享真知灼见。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全球秒报君

全球秒报君

每日更新,国际新闻不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