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陈谢兵团司令陈赓率部决战淮海,国民党第7兵团司令黄百韬兵败自杀。谁也想不到的是,几辈之前他们的祖先也遭遇过同样情况,在阵前互相厮杀。最终,黄家爷爷兵败,却与孙子做了不同的选择。 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陈谢兵团司令陈赓奉命率部作战,取得了连战连捷。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我英勇之师浴血奋战,将国民党第7兵团团团包围在碾庄。在绝望之下,敌兵团司令黄百韬开枪自杀,敌第7兵团覆灭。 作为敌我双方,在阵前浴血厮杀,这样的情况陈、黄的祖辈也发生过。在太平天国时期,黄百韬的爷爷黄凤山就投入了太平军,参加了一路打向南京的战斗,是洪秀全的心腹爱将。只是南京被湘军攻破后,黄凤山所部陷入重重包围,他立即率部投降了湘军。 而当时,陈赓司令的祖父陈翼琼在湘军担任翼琼官拜花翎副将,后来被封为了“武显将军”。黄凤山投降湘军后,就拜了陈湜(陈翼琼的叔叔,陈翼琼跟随他参加了湘军)为伯,才算是保住了性命,得以留在了湘军。 就这样陈翼琼莫名其妙之下,和黄凤山有了兄弟之谊,黄凤山常常请他喝酒。多年后,陈翼琼因为看不惯封建军队的腐朽、黑暗,选择辞官回乡,与黄凤山才断了联系。没想到多年后,他们各自的孙子又对峙阵前,黄百韬却没有做和他爷爷一样的选择。
他为什么要携带两支枪?1942年二战时期,一名正在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士兵。
【1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