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布朗大学校长Paxson在毕业典礼上说,家庭年收入70万美元以上,生活质量没有多大差异,希望大家不要以金钱为目标。
这个说法是事实,当经济收入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时,富人之间的生活差异已经不大了,人们之间的物质攀比也就失去了意义,就好像我们现在谁也不会去攀比自己的自行车,可是在七八十年代,谁家要是能买辆凤凰或永久自行车,绝对是件值得说道的事情,记得小时候我们隔壁邻居,天天坐在门口擦洗自家的新自行车,那个幸福感是拉满的。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后,人们的关注焦点自然会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对金钱的渴望感也会没那么强烈。但是,这个70万美元家庭收入的门槛,就算对于美国人来说,也是绝大多数家庭可望而不可得的存在。
当然,在美国纽约、加州湾区或西雅图等地,如果两口子都在大厂工作几年,大致可以取得这样的家庭收入,但并不意味着有这样的收入就可以躺平了,其实现实生活中,这些年轻的小家庭,还是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充斥其中。
总之,人们对世界的满足,并不完全来自于收入,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平衡标准,适当降低自己的超能力欲望,人生的幸福感自然而然就会提升,真所谓求之于外不如取之于内,调整好心态,人人都可以成为富裕阶层的逍遥客,活得很开心,这是提升生命质量的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