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抑郁症孩子要多玩,走进山林
张正浩是我
2025-09-23 15:04:14
中医早把 “人该常出门” 的道理藏进了汉字里:“休” 字是 “人” 靠 “木”,“仙” 字是 “人” 倚 “山”。
老祖宗早告诉我们,人要歇得好,得挨着草木;想活得舒展,就得走进山水 —— 这背后,藏着中医 “疏肝调情志” 的大学问。
心情不好时,旁人总劝 “出去走走”,这话其实暗合中医 “肝主疏泄” 的理。肝就像身体里的 “情绪调节器”,一旦郁结,烦躁、焦虑、失眠全找上门;而自然里的草木山水,正是疏肝的 “天然药方”。
中医讲 “人与天地相应”,说白了就是让身体跟上自然的节奏,接地气、通肝气。
以前的人住乡野、居山林,日日沾着自然气,肝气很少堵;现在我们困在钢筋水泥里,离土地远、离草木远,肝气没处疏泄,烦恼自然堆得多。所以咱们比古人更需要 “借自然疏肝”,而爬山就是最藏巧的 “疏肝大补方”:
爬山时全身动起来,中医说 “动则阳气生”,阳气一通,肝的疏泄功能也跟着活了;
高低起伏的坡度还能悄悄刺激经络 —— 比如足厥阴肝经循行腿部,走山路时脚踝、膝盖的活动,相当于在给肝经 “松土”,帮着打通气血淤堵;
脾主四肢,爬山时四肢发力,还能帮脾胃运化水湿,避免湿邪困脾反过来影响肝气;
最关键的是,山间的鸟叫、草香能 “疏肝气”,中医讲 “肝喜条达恶抑郁”,看着开阔的景致、闻着草木的清气,心里的郁结像被风吹散,肝气自然顺畅;
再加上吐故纳新吸进新鲜空气,浊气排出,肝的 “解毒” 功能也能减负,整个人精神头就回来了。
真正的养气,从不是躺着刷手机耗神,而是走出去 “疏肝养神”。
中医说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只有肝气调畅了,气血才能顺,精神才能足 —— 这就是 “走运” 的真意:
你愿意迈出步子,自然就帮你疏了肝气、通了气血,天地自然赠你好状态。
多亏中医的启发,我才明白:解不开的结、顺不了的气,都能在自然里找到答案。在山里走、在草木间逛,其实是给肝 “做按摩”,走着走着,肝气顺了,人也越来越从容。
我建了个社群,专门帮大家调抑郁、焦虑、失眠这些 “肝气郁结” 惹的问题。
进群后,咱们一起用中医思路调观念、改习惯、养体质,跟着自然学疏肝,把坏情绪慢慢疏解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