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尼克松当年联华制苏成功的基本前提是,美中关系以及美苏关系都必须比苏中关系更好。但是今天美国要联俄制华,这样的前提则不存在。美国人清楚,俄罗斯永远不会违背与中国达成的承诺! 去年年初拉夫罗夫在接受美国博主专访的时候,就把这层意思说得明明白白,俄罗斯外交部后来还专门发了采访实录,等于官方盖章确认了这事。 当时美国人问他怎么看特朗普团队想效仿尼克松"联俄制华"的套路,拉夫罗夫直接就把话挑明了:当年尼克松能成,是因为那时候美中关系、美苏关系都比苏中关系好,这才有了联华制苏的基础。 可现在情况完全反过来了——他说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从来没这么好过",不光互信程度高,还得到两国老百姓的真心支持,这种底子哪是说拆就能拆的? 最有意思的是他怼美国人的那几句,说"你们心里其实门儿清,我们俄罗斯人说话算话,跟中国达成的承诺,不管是法律上的还是政治上的,绝不会反悔"。 这话听着硬气,其实也是在戳美国的软肋——他们总觉得能像当年撬动中苏关系那样挑拨中俄,可根本没搞明白现在的大国关系早就不是冷战那套逻辑了。 要我说,拉夫罗夫这话里藏着两层意思。一是把历史说透了:尼克松那会儿中苏正闹矛盾,美国趁机插进来当"中间商",靠的就是当时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微妙平衡。 可现在中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去年两国贸易额都突破2400亿美元了,能源合作、军事技术协同这些硬骨头领域都啃下来了,这种关系能是随便挑拨的? 二是点破了美国的如意算盘根本行不通。拉夫罗夫自己就说,俄美之间的利益重合度连50%都到不了,还在往下走。 你想啊,美国和俄罗斯一个是页岩气出口大国,一个是石油天然气巨头,在国际能源市场上本来就是竞争对手,怎么可能真心合作?更别说美国那些北约盟友对俄罗斯恨得牙痒痒,真要跟俄罗斯走近了,欧洲那边第一个不答应。 西方媒体之前总炒作说中俄关系有裂痕,又是说中国减少俄油进口,又是说"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停工了。拉夫罗夫在采访里也没回避这些问题,但他说得实在:这些困难主要是西方制裁闹的,企业怕被罚款才暂时停一停,可不是中俄之间出了矛盾。 他还特地提了句"中国人从不急躁,目光长远",这话听着是夸中国人,其实也是在说中俄关系的底气——俩国家都没把眼前的困难当回事,着眼的是长远的战略布局。 现在再回头看尼克松那套"联华制苏"的老剧本,确实没法照搬到今天。当年中苏之间有意识形态分歧,边境还闹过摩擦,美国才有机会插足。 可现在中俄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位置上配合默契,在反霸权、多极化这些大方向上根本没啥分歧。就像拉夫罗夫说的,就算有些具体项目推进慢了点,也影响不了整体的战略方向。 美国人大概是忘了,他们去年刚联合欧洲搞了对俄"影子船队"的制裁,转头就想拉俄罗斯对付中国,这算盘打得也太响了。 拉夫罗夫心里跟明镜似的,直接就说这种"一边递橄榄枝一边想毁人家国"的伎俩,俄罗斯才不上当。 毕竟现在中俄关系是经过大风大浪考验的,就像俩老邻居,平时可能谁家装修吵着对方了,但真遇上事儿肯定互相帮衬,哪能让外人随便挑唆? 所以说拉夫罗夫那番话既是给美国人提个醒,也是给国际社会交个底:中俄关系的根基牢得很,想玩当年的老套路根本行不通。美国人要是还抱着冷战思维不放,最后只能是自讨没趣。
就在刚刚普京放出重磅消息!当地时间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主持召开俄罗斯联邦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