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或许已经发现,俄罗斯虽然可以大规模空袭乌克兰所有的军事目标,工业基地,但是最后却“无法改变”俄罗斯和乌克兰对峙的局面,因为乌克兰所有需要的武器、坦克、无人机、战车、轻步兵武器都是来自于北约国家制造和援助,现在乌克兰国内根本没有能力制造,这也是西方援助一停,泽连斯基就怒骂的原因。 这场仗打到现在变成了一场奇怪的消耗游戏,俄军炸掉一批装备北约就立刻补上新的一批,乌克兰自家工厂确实被炸得够呛,可北约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库存让这种轰炸效果大打折扣。 你看乌克兰最近居然能自己造巡航导弹了,射程一千到三千公里的“海王星”“火烈鸟”每个月能生产几百枚,产量都快追上俄罗斯了。 这些导弹专挑俄罗斯的炼油厂和空军基地打,八月底十来天就炸掉俄罗斯21%的炼油能力,莫斯科加油站排长队汽油价格一个月涨一半。 但仔细看就发现这产能背后全是北约的影子,美国给图纸丹麦荷兰出技术乌克兰只负责组装,连打击目标都是北约情报部门提前标好的。 乌克兰自己也清楚光靠外援不行,泽连斯基九月份突然宣布要出口自家武器换钱,其实五月份他们就偷偷开始筹备了,因为国防预算出现12亿美元大窟窿。 现在他们12家主要兵工厂有5家产能不到一半,无人机零件库存只够撑三个月,这种时候还想卖武器简直是拆东墙补西墙。 西方送来的装备质量也越来越差,乌克兰官员吐槽很多都是老旧型号甚至直接是废铁,今年交付的装备里五分之一到手就不能用。 普京这边也憋着大招,阿拉斯加会谈后俄军空袭频率增加46%,重点打击电网炼油厂这些关键设施,他们研究以色列在加沙的作战模式,发现西方对军事行动容忍度可能被低估了。 但俄罗斯自己月产导弹也就200-250枚,坦克大部分是苏联库存翻新的,想护住这么大后方实在吃力。 最讽刺的是乌克兰都把武器生产线开到国外了,“火烈鸟”导弹制造商十二月要在丹麦空军基地旁边建厂,这等于把整个北约更深地拖进战场,战争变成北约技术和俄罗斯耐力的比拼,乌克兰只是棋盘上的棋子。 这场冲突早就超出俄乌双方的控制范围,变成一场混合战争试验,北约用低成本导弹消耗俄罗斯,俄罗斯用能源收入支撑军事行动,双方都在赌对方先扛不住。 你们觉得这种靠外部输血撑住的冲突,到底算乌克兰的韧性还是大国博弈的悲剧呢?
泽连斯基这下慌了,欧洲援乌大军集结,26国联合部队准备开赴乌克兰。没想到,普京仅
【25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