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一支游击队与数千名鬼子遭遇,一番激战后,子弹严重不足,总指挥满脸愁容!紧要关头,一名日本兵留下一张纸条:“送你们10万发子弹,请笑纳!” 1933年的吉林安图县,那时候,东北的抗日烽火已经烧起来了。周保中将军,这位后来大名鼎鼎的抗联将领,当时正带着一支游击队跟鬼子兜圈子。这支队伍,就像钉在敌人心口的一根钉子,拔不掉,咽不下。鬼子急了,调集了几千人的部队,铁了心要把这根钉子给拔了。 一场恶战,打了整整七天七夜。咱们的战士,凭着一股子血性,硬是把鬼子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给顶了回去。但是,一个要命的问题摆在了周保中面前——子弹快打光了。 那会儿的游击队,装备基本靠缴获,每一颗子弹都宝贝得跟眼珠子似的。打退一波进攻,战士们就得冒着生命危险,趁着天黑摸到战场上,从敌人和牺牲战友的身上往下扒拉弹药。有时候,为了几发子弹,一条鲜活的命就没了。周保中看着战士们一个个倒下,急得满嘴起泡,愁得整夜睡不着觉。 就在这节骨眼上,怪事儿来了。 一天傍晚,战斗刚歇,战士们照例出去搜集弹药。突然,有人在林子深处发现了一辆日军的军用卡车。大伙儿心里一紧,立马握紧了枪,悄悄围了上去。可观察了半天,车上死寂一片,连个鬼影都没有。 一个胆大的战士跳上车斗,瞬间就愣住了。车厢里,码得整整齐齐的,全是一箱箱崭新的子弹。兴奋劲儿刚上来,一股寒意又从脚底板冒起:“这是不是鬼子的诡计?”可转念一想,队伍都快断炊了,别说子弹了,就是眼前是刀山火海也得闯一闯。 战士们开始疯了一样地往回搬运弹药。就在这时,另一队在河边搜索的战士,发现了一个已经死去的日本兵。 这事儿就更蹊奇了。这个日本兵的军装非常整齐,身上没有半点搏斗的痕迹。一颗子弹,精准地从他的太阳穴穿过。这看起来,不像是战死,更像是自杀。战士们在他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 这张写满了日文的纸条,连同这个日本兵的遗体,被一起带回了营地。经过懂日文的同志辨认,纸条上的内容让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是一封遗书。 这个日本兵,名叫伊田助男,是日军辎重部队的一名士兵。但他还有另一个秘密身份——一名日本共产党员。 他在山沟里,偶然看到了我们游击队散发的宣传单。当他明白,与自己为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时,他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憎恨日本法西斯,他把中国的游*击队员视为自己的同志。他想尽办法想要脱身,加入这支队伍,和同志们并肩作战,但日军的监视让他找不到任何机会。 在极度的痛苦和挣扎中,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利用一次运送弹药的机会,他故意破坏了卡车,将整整十万发子弹留在了这个隐蔽的树林里。他知道自己无法活着见到同志们了,便以自尽的方式,完成了自己最后的使命。 遗书的最后,他写道,希望中国的同志们,能够用他送来的这些子弹,射向他所憎恨的日本法西斯。 听完遗书的内容,整个营地鸦雀无声。战士们围拢到伊田助男的遗体旁,没有一个人把他当成敌人。他们挨个走上前,握住他已经冰冷的手,用生涩的语调,轻轻地呼唤着:“伊田助男同志……” 后来,战士们将伊田助男和牺牲的战友们埋在了一起。靠着这十万发“从天而降”的子弹,周保中的部队成功突围。三天后,游击队和当地百姓在伊田助男的坟前,为他开了一场隆重的追悼会。附近的一所小学,也改名为“伊田小学”。 伊田助男的壮举,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日本关东军高层得知后,立即对他生前所在的部队进行了疯狂的大搜捕和“思想矫正”,最后甚至直接解散了这支部队。他们害怕的,正是这种思想的觉醒。因为一颗觉醒的灵魂,比十万发子弹更具威力。
他为什么要携带两支枪?1942年二战时期,一名正在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士兵。
【1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