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中国欧盟商会披露,中国稀土供应延迟,令欧洲企业因原料短缺,被迫停产。” 中国是全球稀土的老大,手里握着开采和加工的大头儿,占了全世界八成以上。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般的矿石,它是电动车电池、风力发电机、手机芯片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命根子。欧洲企业呢,本来就靠中国这儿进货多,现在一卡壳,生产线直接趴窝了。中国欧盟商会这个组织,前几天直接点名,说供应延迟让欧洲公司吃亏不小。外媒像路透社、彭博社这些都跟进报道了,闹得沸沸扬扬。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背后的门道,为什么会这样,欧洲企业咋办,以及这事儿对全球供应链的提醒。 先说说稀土这东西的来龙去脉。稀土元素一共十七种,看起来不起眼,但用处大着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就把稀土产业搞得风生水起,一方面是资源丰富,另一方面是加工技术牛。结果呢,全世界都习惯了从这儿买货。欧洲那边,汽车巨头像大众、宝马,风电公司像西门子,这些都离不开稀土磁铁和合金。问题是,稀土开采污染重,加工也费劲,早年中国为了环保和资源保护,陆续出了些管制措施。到了2025年4月,中国商务部又加码,针对某些稀土产品搞出口许可新规。不是直接禁出口,而是要企业申请审批,证明用途合法啥的。这本来是正常监管,但审批一拖,货就出不来了。 商会那边的数据挺扎眼的。8月份,欧洲公司因为这个,已经有十七家被迫停产,总共七次大中断。九月份预计更糟,四十六次左右。想想看,一家法国磁铁厂,本来订单堆积如山,结果原料卡在海关,车间空转,工人闲着,损失一天顶平时好几天。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一样,电动车电机组装线停摆,库存告急。商会会长耶斯·埃斯克隆德直言,这不光是短缺,还牵扯到整个产业链。欧洲企业不是没备货,但稀土这东西保质期短,囤多了浪费,囤少了扛不住突发。商会每年都发报告,这次特别强调,许可流程太慢,建议中方简化手续。商会代表一千七百家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这话分量不轻。 为啥供应会延迟呢?这得从地缘角度看。2025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那边加关税,中国回应时就把稀土列为战略资源。欧盟夹在中间,尴尬得很。一边想跟美国站队,搞“去风险化”,一边又离不开中国市场。7月份,中欧高层峰会时,双方签了份协议,承诺优化稀土出口保障。但落实起来,效果打折。审批部门人手有限,文件审核严,欧洲企业抱怨,申请批下来得等一个月以上。数据上看,中国稀土出口总量其实在涨,8月份创2012年以来新高,但关键是特定产品许可跟不上。商会说,这不是故意卡脖子,而是官僚主义作祟。但不管咋说,欧洲企业实打实吃亏,损失估计上亿欧元。 欧洲企业现在啥情况?汽车业首当其冲。电动车转型正热,稀土用在永磁电机里,一缺货,产量直线掉。风电行业也遭殃,涡轮机叶片和发电机都需要稀土合金,项目延期,补贴都泡汤。其他像医疗设备、航空航天,也波及。商会调查显示,七成会员觉得监管环境前景不明朗。企业开始自救,有的转向澳大利亚或越南采购,但成本高两倍,质量还不稳。法国那边,索尔维公司正扩建拉罗谢尔工厂,本地提炼稀土,目标是自给自足。但这事儿急不来,建厂得几年,技术门槛高。欧盟层面,议会已经在讨论,推动“关键矿产法案”,鼓励本土开采和回收。但说实话,欧洲稀土资源少,环保标准严,短期内难补窟窿。
外媒报道:“中国欧盟商会披露,中国稀土供应延迟,令欧洲企业因原料短缺,被迫停产。
回忆只剩悲凉
2025-09-24 00:34:08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