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一直都在扩张领土,就连乌克兰也不放过?说白了,就是怕。俄罗斯一再证明王朝鼎盛时期就一定要扩张,不然在王朝的低谷期就要丢失基本盘。 俄罗斯的核心地带有着先天的地理劣势。东欧平原一马平川,没有山脉大河作为天然屏障,历史上蒙古骑兵、拿破仑大军、纳粹德国的坦克都曾轻易横扫这片土地。这种无险可守的环境,让每一代掌权者都活在 “被攻击” 的焦虑里。 莫斯科公国刚摆脱蒙古金帐汗国的控制时,领土还局限在莫斯科周边。那时的统治者很快发现,只有把边界往外推,推到足够远的地方,才能为核心区域争取反应时间。 于是,他们开始向周边的伏尔加河沿岸扩张,拿下喀山汗国,不是为了掠夺财富,更多是为了消除来自东方的威胁。 到了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国力迎来第一次鼎盛。这位雄心勃勃的君主没有安于现状,反而拼尽全力打赢北方战争,从瑞典手里抢下波罗的海出海口,建立起圣彼得堡。 表面看是为了打通出海口发展贸易,实则是为了在西方列强面前建立一道缓冲带 —— 毕竟当时的瑞典、波兰都对俄罗斯的西部边境虎视眈眈。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的扩张更是明显带着安全考量。她拿下克里米亚,控制黑海沿岸,并非单纯追求领土面积,而是为了遏制奥斯曼帝国向北扩张的势头。 那时的俄罗斯贵族圈子里流传着一句话:“失去黑海,就等于把刀子递给敌人。” 这种对安全空间的极度渴求,成了扩张的直接驱动力。 历史的教训一次次强化了这种认知。19 世纪末,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利,不仅丢失了刚到手不久的部分领土,连在欧洲的话语权都一落千丈。 而到了苏联解体,这道 “安全魔咒” 再次应验。原本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脱离出去,俄罗斯西部的缓冲带瞬间崩塌,曾经的 “自家后院” 变成了与西方势力对峙的前沿。 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太关键了,它就像俄罗斯西部的一扇门。如果这扇门被别人掌控,西方的影响力就能直接渗透到俄罗斯的边境线。 从莫斯科到基辅的距离不过几百公里,现代武器的射程早已覆盖这片区域。这种现实的安全压力,让俄罗斯无法接受乌克兰倒向西方的可能。 回顾俄罗斯的历史,鼎盛时期的扩张总能为其换来低谷期的生存空间。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打下的疆域,让俄罗斯在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周旋。 而一旦在鼎盛期停下扩张的脚步,后续的低谷期往往伴随着领土和安全利益的丢失。 这种 “扩张 — 安全 — 生存” 的逻辑,已经刻进了俄罗斯的国家记忆里。与其说它热衷于扩张领土,不如说它是在通过扩张为自己寻找安全感。 乌克兰的问题,不过是这种历史惯性在当下的具体体现 —— 不是想欺负谁,而是怕自己再次陷入无险可守的困境。 或许有人会问,难道没有其他方式保障安全吗?可对俄罗斯来说,千百年的历史已经给出了它最信任的答案。这种基于恐惧的生存策略,到底是保护了它,还是束缚了它?这可能才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
俄罗斯为什么一直都在扩张领土,就连乌克兰也不放过?说白了,就是怕。俄罗斯一再证明
墨色山水情未了
2025-09-24 03:39:49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