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年,曹爽交出兵权后,被司马懿灭了三族。刑场上,曹爽满是悔恨地说:“都怪我太傻,轻易信了司马懿的鬼话!司马家族,你们等着,天道因果!”刚说完,刽子手一刀下去,曹爽立马身首异处。 249年的洛阳城,寒风刮得人脸生疼。刑场四周黑压压地围满了人,个个伸长了脖子往前看。 今天是曹爽和他麾下部将被处决的日子,这可是轰动朝野的大事。 曹爽跪在刑场中央,头发散乱,囚衣上都是血污。他抬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想起一个月前的情景,肠子都悔青了。 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曹爽带着小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拜先帝。 他是大将军,又是曹魏宗室,权倾朝野,出门的仪仗排出去好几里地。司马懿称病在家好些日子了,曹爽压根没把他放在眼里。 祭拜完先帝,曹爽正打算回城,突然快马来报:太傅司马懿带兵占领了洛阳城,还上奏太后,说大将军专权乱政,要清君侧! 曹爽当时就懵了。他的家眷都在城里,兵符印信也都在府中。随行的谋士桓范劝他:“大将军,赶紧挟天子去许昌,召集天下兵马讨贼!” 曹爽犹豫不决,一整晚没合眼。第二天一早,司马懿派人送来书信,信上说:只要大将军交出兵权,太傅以洛水为誓,保你富贵无忧。 曹爽把信看了又看,问身边的弟弟曹羲:“怎么办?” 曹羲说:“司马公德高望重,既然发誓了,应该不会骗我们吧?” 桓范急得直跺脚:“大将军!司马懿的话能信吗?交出兵权就是死路一条啊!” 曹爽摇摇头:“太傅是朝廷元老,德高望重,不会骗人的。再说我家眷都在城里...” 于是曹爽真的交出了兵权,带着皇帝回城了。他以为最多就是被罢官,回家当个富家翁也不错。 谁知刚进城,司马懿就翻脸不认人。以“谋反”的罪名把曹爽兄弟和他们的亲信全抓了起来,关进大牢严刑拷打。 现在跪在刑场上,曹爽才明白自己有多傻。他看着旁边跪着的弟弟曹羲、曹训,还有桓范、何晏、邓飏这些人,个个被打得不成人样。 监斩官是司马懿的心腹贾充。他大声宣读罪状:“曹爽兄弟,专权跋扈,图谋不轨,罪证确凿,判斩立决,诛三族!” 曹爽突然放声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贾充!你去告诉司马懿,我曹爽做鬼也不会放过他!司马家背信弃义,必遭天谴!” 贾充冷着脸:“死到临头还嘴硬!行刑!” 刽子手举起鬼头刀。曹爽用尽最后力气喊道:“都怪我太傻,轻易信了司马懿的鬼话!司马家族,你们等着,天道因果!” 刀光一闪,人头落地。血溅得老高,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惊呼。接着曹羲、曹训等人也一个个被砍了头。刑场上血流成河,腥气扑鼻。 这还没完。按照“诛三族”的判决,曹爽的父族、母族、妻族全被牵连。 男的处死,女的没为奴隶。洛阳城几天里杀了上千人,哭喊声日夜不绝。 司马懿称病不出,一切由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处理。 司马师对弟弟说:“父亲这招高明。先是装病让曹爽放松警惕,然后突然发难,最后以洛水之誓骗他交权。兵不血刃就除了心腹大患。” 司马昭点头:“曹爽真是个蠢货。他若听从桓范之计,挟天子以令诸侯,胜负还未可知呢。” 刑场上的血迹还没干,司马懿就开始论功行赏。 贾充、王昶这些帮司马懿的都升了官。而对曹爽党羽的清算还在继续,朝中人人自危,谁也不敢为曹家说句话。 只有老臣高柔私下对家人说:“太傅这招太狠了。曹爽虽然专权,但罪不至诛三族啊。洛水之誓,成了天下笑柄。” 这话很快传到司马懿耳朵里,但他只是笑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曹爽不除,司马家永无宁日。” 曹爽的人头被挂在城墙上示众,挂了整整三天。有个老兵偷偷对徒弟说:“看见没?这就是轻信别人的下场。在这乱世,什么誓言承诺,都是狗屁!” 徒弟问:“师父,那咱们该信谁?” 老兵叹口气:“谁也别信,就信自己手里的刀。” 曹爽死后,司马懿彻底掌握朝政。小皇帝曹芳成了傀儡,曹魏名存实亡。十五年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干脆篡魏自立,建立了晋朝。 据说行刑那天晚上,司马懿做了个噩梦,梦见曹爽满身是血地来找他索命。醒来后大病一场,没多久就死了。老百姓私下都说,这是报应。 刑场上的那滩血,好久都没人敢去清理。每逢下雨,雨水混合着血水四处流淌,好像在诉说着什么。但没人敢仔细听,也没人敢多说。 只有桓范临死前的话还在一些人耳边回响:“我早就说过,司马懿的话信不得...”可惜曹爽明白得太晚了。 权力场就像个旋涡,卷进去的人往往身不由己。 曹爽以为可以全身而退,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了别人棋盘上的棋子。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司马懿要这样做了,就不会有后面的晋了[6]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