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裁员2681人,中美都欠钱未交。 联合国快撑不下去了。9月23日最新消息

迎丝的趣事 2025-09-24 11:49:05

联合国裁员2681人,中美都欠钱未交。 联合国快撑不下去了。9月23日最新消息,这个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现金流只够维持21天,为了活下去,不得不砍掉15%的预算,一口气裁掉2681个岗位,相当于每五个员工里就有一个要失业。 联合国这波财政危机真是把 “捉襟见肘” 演成了现实剧,9 月 23 日刚披露的消息显示,现金流只够撑 21 天,逼得秘书处咬牙砍掉 15% 预算,2681 个岗位说没就没,算下来差不多每五个员工里就得走一个,这裁员比例比不少互联网公司的优化潮还狠。 常规预算从 38 亿美元直接砍到 32 亿美元,连纽约总部的办公区都开始 “挤地铁模式”,原本一人一张的工位塞成两人共用,打印纸得按张登记领用,推进到一半的档案数字化项目干脆按下暂停键,估计员工现在写报告都得先算算字数省着用纸。 更实在的是,裁员不全是裁空缺岗位,合同最不稳定的员工首当其冲,有些总务类员工因为没法跨地点调动,只能等着解聘通知,自愿提前离职计划成了不少人的无奈选择。 中美这两个最大出资国确实都在欠款名单上,但掰开揉碎了看,根本不是一回事。美国作为占 22% 常规预算份额的 “最大金主”,每年该缴约 58 亿人民币,可截至 9 月 23 日,累计拖欠直接飙到 30 亿美元,光 2025 年的常规预算分摊就欠了 8.2 亿,还不算往年的维和经费窟窿。 这哪是没钱缴,纯属把会费当成了拿捏联合国的政治筹码 ——2017 年特朗普政府不满意联合国对巴勒斯坦的援助政策,直接冻结 5 亿美元会费,还威胁要停掉教科文组织的资助;这次更干脆,眼看联合国要推进气候大会筹备和维和部队轮换,直接拖着不掏钱,导致数十个人道项目突然中止,联合国官员都公开警告这会闹出人命。 更讽刺的是,美国 2025 年军费预算超 9000 亿美元,是联合国年度预算的 180 倍,花钱打仗眼睛不眨,缴会费倒成了 “选择题”。 这种 “顺我者给钱,逆我者断供” 的套路早成了传统,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就靠这招逼联合国改规则,说白了就是把国际组织当成自家后花园的提线木偶。 中国的 3 亿美元未缴款项则是另一码事,这笔钱主要是下半年的常规预算和部分维和摊款,占全年应缴 15 亿美元的比例才 20%,而且历年都是年末前结清,2024 年 12 月底就刚划走 4.8 亿美元,就算 2020 年疫情最吃紧的时候,也没耽误缴费还得了联合国表扬。 这次延迟说白了是技术问题,外汇结算流程调整拖了点时间,而且明眼人都知道,这也是对现行会费制度的无声表态 —— 中国的会费比例从 2000 年的 0.995% 涨到 2025 年的 20%,超了日本成第二大出资国,可联合国里中国雇员占比才 2.3%,连美国的零头都不到,人家占着 9.4% 的岗位还天天欠账,这权责压根不对等。 中国提的改革诉求也实在,想按购买力平价算会费,这样比例能降到 12%,本质是想让分摊机制更公平,别让发展中国家替发达国家买单。 联合国内部都门儿清,官员私下都说中国的缴费信誉一直稳当,就等着流程走完补钱,真正头疼的是美国那笔越拖越大的烂账。 这场危机早不是办公室里的数字游戏了,已经顺着网线落到了普通人头上。也门的粮食援助项目因为资金断供,原本每月能领的救济粮砍了三成,当地家庭得靠挖野菜度日;刚果(金)的维和部队因为美国拖欠摊款,装备没法更新,士兵巡逻只能用老旧步枪,安全都没保障。 连联合国自己的员工都开始紧日子,纽约总部食堂取消了免费咖啡,日内瓦办事处的公务差旅得提前三个月申请,还得拼车出行,之前规划的非洲疾控合作项目,因为预算砍了 11.2%,疫苗冷链设备采购直接搁浅,这些可不是纸上的损失,都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影响。 联合国也不是没自救,计划把纽约和日内瓦的部分行政职能搬到肯尼亚内罗毕,那边租金能省一半,还能给非洲国家多留些岗位;古特雷斯提的 80 周年改革倡议里,想搞动态会费调整,让缴费多的国家有更多合理话语权,同时把人员往低成本地区挪,可这些招都得等成员国点头,美国那边还在拿裁员当借口,要求先削减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再谈缴费,摆明了想趁火打劫。 说到底,这 2681 个失业岗位背后,是美国把霸权逻辑塞进了联合国的财务账本,而中国的延迟缴费更像给现行制度敲警钟 —— 会费不是保护费,国际组织也不是谁的私产。 现在现金流只够撑 21 天,要是美国还抱着 “欠费当大爷” 的心态,说不定下次联合国就得卖办公家具过日子了,到时候受影响的可不止那几千个员工,而是全球靠联合国维和、救济的普通人。

0 阅读:144

猜你喜欢

迎丝的趣事

迎丝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