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中国在拼命造水电站、核电站、光伏电站。为啥?七月的能源统计一公布,很

凌余阵兮 2025-09-24 12:15:51

全世界,只有中国在拼命造水电站、核电站、光伏电站。为啥?七月的能源统计一公布,很多人都被一个数字震住了,一个月1.02万亿度电。这不是开玩笑,这个用量堪比日本全国一整年的消耗速度。 这背后藏着的,是“既要够用,又要干净”的实在需求,不是跟谁比阔气。 先说说七月那1.02万亿度电有多吓人,咱们掰着指头算笔账,日本全年用电量也就1万亿出头,等于咱们一个月就用掉了人家一整年的量。 这电可不是凭空造出来的,夏天家家户户开空调是刚需,南方城市光空调用电就占了居民用电量的40%;工厂更不用说,新能源汽车厂的电池生产线、芯片厂的光刻机,全是“电老虎”,一天停工损失就得几百万。 前两年夏天个别地方拉闸限电,网友吐槽“空调开30度还热得冒汗”,那还是用电量没这么夸张的时候,现在要是发电跟不上,麻烦可就大了。 可光“够用电”还不够,得往“干净”里转,以前咱们主要靠烧煤发电,便宜是便宜,但污染太严重,PM2.5超标、酸雨频发的日子谁都不想过。而且现在全球都在讲“碳中和”,你要是还靠化石能源,出口的产品都可能被人加征“碳关税”。 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摆在那儿,到今年三月,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都到54.8%了,一季度发电量占了35%,这可不是瞎折腾,是提前给未来铺路。 这就不得不提为啥非要盯着水电、核电、光伏这三样使劲,水电是咱们的“老熟人”,长江黄河上的大坝早就让咱们尝到了甜头,三峡电站一年能发1000亿度电,够一个中等城市用十年,而且零排放,成本还低。 但水电有短板,得靠老天爷赏饭,遇上干旱年份水量少,发电就跟不上,去年长江流域缺水,部分水电站出力降了三成,这时候就得有其他电站补上来。 光伏和风电就是水电的“好搭档”,只要有太阳、有风就能发电,而且现在技术越来越成熟,成本比十年前降了80%还多。咱去农村看看,屋顶上全是太阳能板,农户自己用不完还能卖给电网赚钱;西北的沙漠里,光伏板铺得跟海似的,号称“沙漠里种太阳”,去年一个沙漠光伏电站就发了50亿度电,相当于少烧150万吨煤。 但这俩也有“小脾气”,晚上没太阳、刮风不规律,发电忽高忽低,电网要是扛不住,可能会跳闸。所以得建储能电站,把多余的电存起来,等需要的时候再放出来,跟家里存粮食备荒一个道理。 最靠谱的“压舱石”其实是核电,很多人觉得核电危险,其实现在的技术早不是以前那样了,咱们的“华龙一号”核电站,就算遇到极端情况,安全壳也能扛住飞机撞击,比咱们住的楼房结实多了。 而且核电发电特稳定,24小时不停机,一个核电站一年的发电量顶得上十个光伏电站,正好能补光伏风电“靠天吃饭”的短板。现在咱们在建的核电站有十几个,建成后一年能多发电2000亿度,相当于满足4亿人的用电需求。 有人可能会问,别的国家为啥不这么拼命?不是不想,是没这个条件,欧洲想搞光伏,可土地少,连晒太阳的地方都不够;美国想建水电站,环保组织天天抗议“影响鱼类洄游”;印度连输电网都没建好,就算建了光伏电站,电也送不到用户手里。 咱们不一样,有长江黄河的水资源,有西北的大片荒漠,还有全世界最完善的特高压电网,能把西北的风电、西南的水电,稳稳当当地送到东部的用电大户手里,这条件可不是谁都有。 更关键的是,这事儿藏着长远的“安全账”,以前咱们每年要进口几十亿吨煤炭、几亿吨石油,万一国际上出点乱子,能源价格暴涨,国内的工厂、老百姓都得受影响。 现在把自己的清洁能源家底建厚实了,相当于手里有了“压舱石”,别人想卡咱们脖子都难,就像家里囤够了粮食,不管外面粮价怎么涨,心里都不慌。 当然,这转型路上也有麻烦,国家能源局也说了,新能源的替代能力还没完全形成,得靠化石能源兜底;而且风电光伏波动大,电网调节能力还得加强;还有些人觉得绿色电力贵,不愿意多花钱买。 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总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往前走。就像以前咱们骑自行车,现在换电动车,刚开始觉得充电麻烦,习惯了就知道又省力又环保。 再看看身边的变化,小区里的充电桩越来越多,公交地铁全是电动车,连外卖小哥的车都换成了新能源的,这些都得靠干净的电力支撑。七月那1.02万亿度电,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它逼着咱们必须把电站建得更多、更干净、更可靠,不然再过几年,等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更高、人工智能设备更普及,用电量还得往上窜,到时候再着急可就晚了。 说到底,中国拼命造电站,不是为了“争第一”,是为了“不发愁”。既要让老百姓夏天吹得上空调、冬天用得上暖气,也要让工厂不停工、经济能发展,更要让天空更蓝、空气更干净。这就像家里过日子,既要赚够柴米油盐钱,也要把房子收拾得亮堂舒服,看着是在“折腾”,其实全是为了过好日子 现在建的每一座水电站、每一片光伏板、每一个核电站,都是给未来攒下的“家底”,等再过十年回头看,就知道这步棋走得有多对了

0 阅读:10521

评论列表

用户48xxx82

用户48xxx82

25
2025-09-24 16:09

中国人数量是日本人的10倍,人均下来,用电量也就差不多。

成林十八木

成林十八木

7
2025-09-24 22:35

算力太耗电了

青松

青松

5
2025-09-25 05:11

智能电表智能气表水表没用都能自动转,用了加大转,世界第一[点赞]

用户15xxx18

用户15xxx18

4
2025-09-24 23:18

发得多还是用得多

用户85xxx47

用户85xxx47

4
2025-09-25 00:25

真正的电老虎是钢铁厂和压铸厂

华夏风暴

华夏风暴

2
2025-09-25 04:16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用到电的地方将越来越多。

用户11xxx59

用户11xxx59

1
2025-09-25 03:25

电表跑漫了

凌余阵兮

凌余阵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