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美国总统特朗普站在讲台上,面对

奇玮随心养护 2025-09-24 15:44:14

23日,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美国总统特朗普站在讲台上,面对各国代表发表了一场充满对抗性的演讲。   他将联合国描述为一个过时、无效的组织,声称“没有充分发挥它的潜力”。   特朗普自信满满地宣称:“在我执政仅八个月后,我们是世界上最火热的国家,没有其他国家能与之相提并论。美国拥有地球上任何国家中最强大的经济、最强大的边境、最强大的军事”。他甚至提到自己“解决了世界各地发生的争端”,而不是联合国。   轮到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言时,他选择了与特朗普截然不同的基调。马克龙在演讲中称赞联合国的宗旨与历史,强调国际社会必须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因为“气候已经失控,生物多样性正在崩溃”。   他委婉地回应了特朗普的言论:“最严厉的批评者正是那些想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他们企图成为支配者。”   这场外交较量的戏剧性一幕发生在会议结束后的纽约街头。马克龙乘坐的车辆刚离开联合国总部,就被美国警察拦下。   视频显示,马克龙下车与警察交涉,希望越过路障。一名警察礼貌但坚定地解释:“总统先生,很抱歉,目前道路被临时封锁了,原因是特朗普总统的车队经过。”   被迫等待的马克龙随即拿出手机,直接拨打特朗普的电话“抱怨”此事。他在电话中说:“你好吗?你猜怎么着,我这会儿正在大街上等着,因为要给你让道。”   通话氛围表面轻松,但背后折射的美法关系却不容乐观。特朗普曾多次公开反对法国等西方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甚至称马克龙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声明“没有任何分量”。   通话结束后,道路仍然没有对车辆开放。马克龙不得不一边继续与特朗普通话,一边步行返回法国大使馆。这段路程大约花费了他30分钟时间。   沿途不时有路人认出马克龙,停下脚步与他合影。现场视频显示,甚至有一名男子亲吻了他的头部。马克龙表现得很随和,但这一幕在外交礼仪上确实罕见。   这让人联想到2018年特朗普访问法国时,两人在巴黎爱丽舍宫的热情互动。时过境迁,如今两位领导人的关系似乎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而降温。   特朗普对待国际盟友的态度一直以现实主义著称。他曾公开质疑法国在二战中的贡献,说:“二战法国胜利了吗?二战胜利和法国有什么关系!”这种直言不讳的风格常常让美国传统盟友感到不安。   从特朗普的外交行为观察,他似乎更尊重那些强势领导人,而不是传统盟友。这与他对普京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外交倾向反映了特朗普独特的国际关系观:看重实力而非仪式,关注实际利益多于外交礼仪。   特朗普在联大演讲中提及:“我短短七个月内,结束了七场战争”。 他将自己定位为问题解决者,而不是传统政治家。   这次街头事件发生的时机绝非偶然。就在当天,马克龙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上带头承认巴勒斯坦国,与特朗普偏袒以色列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大国之间的外交互动往往充满象征意义。2019年,特朗普曾在北约峰会一把推开黑山总理,引发广泛讨论。这些看似偶然的举动,有时传递着比正式外交声明更明确的信息。   马克龙步行返回大使馆的场景,不禁让人思考欧洲在美国外交战略中的位置变化。特朗普第一任期曾公开批评北约盟友军费开支不足,现在他的外交姿态似乎更加明确:美国优先不只是口号,而是指导实际政策的原则。   马克龙在联大演讲时指出:“世界正在分崩离析,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联合国的合作精神。” 他警告说:“我们正在自我孤立。分歧越来越多,这困扰着全球秩序。”   这些言论反映了当前国际秩序面临的深层挑战。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之间的张力不仅体现在外交言辞上,更表现在具体行动中。特朗普演讲后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会晤时措辞明显收敛,称“我有时可能不同意它,但我绝对支持它”。 这种矛盾姿态揭示了当今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国际秩序正在经历重组期,传统盟友关系面临重新定义。法国作为欧洲核心国家之一,其与美国的关系变化是重要风向标。这次纽约街头的小插曲,可能预示着更大规模的国际格局调整。   马克龙步行三十分钟返回使馆的路上,不时被路人认出要求合影。他对特朗普表示,希望之后能就加沙局势进行简短讨论。外交舞台的聚光灯下,两位领导人的下一次互动将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与此同时,联合国总部内各国代表继续讨论着全球重大议题,从气候变化到地区冲突。纽约街头的这幕插曲,将成为国际关系课堂上的又一个生动案例。

0 阅读:0
奇玮随心养护

奇玮随心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