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打到家门口了,还不敢开第一枪?”戴旭直言对美国根本就不用怕,面对美国的挑衅时,我们绝不能软弱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让美国长记性,你越怕它,它越器张。 这位大校的底气来自历史的淬炼。回想朝鲜战争,志愿军将士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推回三八线。当年的松骨峰战役,一个连的战士顶住敌军数个团的轮番进攻,阵地上最后只剩数人。这种不畏强敌的骨气,已经融入中国军人的血脉。 看看现在的实力对比,美国那11个航母战斗群看着唬人,但咱们的“东风快递”可不是摆设。东风-26导弹射程覆盖4000公里,关岛基地都在打击范围内;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以20马赫的速度飞行,现有拦截系统根本无能为力。美军航母一旦靠近第一岛链,就可能变成活靶子。 有人担心沿海经济带受损,但戴旭点明了关键:我们有广阔的战略纵深。沿海城市被打烂固然痛心,但咱们可以退向西部重建。反倒是美国,它在亚太的军事基地都在咱们导弹射程内,霸权体系一旦崩塌就再难恢复。 贸易领域同样如此。中国手握稀土这张王牌,掌握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美国军工产业严重依赖我们的供应,F-35隐身涂料和导弹生产都离不开中国稀土。一旦断供,他们的军工生产线就得停工。 最近特朗普又想耍花招,怂恿北约和G7对中国商品加征50%至100%关税。可欧盟根本不买账,他们心知肚明: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数千亿欧元的生意岂能儿戏?这种挑拨离间的伎俩,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 戴旭最近的表态更有深意:“我们不能在我国本土进行战争。如果在本土进行战争,即使是胜利了,赢得的也是一堆废墟!” 现在的中国军队要“御敌于国土之外”,建立3000公里的防御纵深。这种从“承受损失”到“拒敌于外”的战略转变,正是军力增强的自信体现。 商务部最近的表态同样硬气:“中方维护权益是坚定的”。当美国违背共识继续搞小动作时,我们坚决取消了对“对等关税”的暂停措施。这就是告诉美国:中国不吃背后捅刀这一套。 核威慑是最后的底线。虽然中国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我们的核反击能力足以让任何对手三思。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覆盖1.4万公里,094型核潜艇潜伏在太平洋深处,这些都确保了我们有能力让侵略者付出毁灭性代价。 纵观历史,解放战争我们打破了“美式装备不可战胜”的神话;越南战争期间,中国高炮部队让美军轰炸机群屡屡受挫。三次交锋证明:战争不仅是武器的较量,更是意志的比拼。 今天的中国,既有不畏强权的民族意志,也有实实在在的硬实力。我们热爱和平,但从不惧怕战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有没有机会击败中国?可以说,以前有,现在没有了。中美最危险,最容易爆发冲突的
【107评论】【19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