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江西:覆盖城乡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

大江新闻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报道:有没有发现身边的图书馆、借书屋越来越多了?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十四五”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新闻发布会9月25日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覆盖城乡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100余个,“15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形成。

“15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形成

“十四五”这五年,对于江西人来说,是文化惠民触手可及的五年。

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梅亦介绍,江西深入实施艺术创作(名剧、名曲、名展、名家)“四名工程”,民族歌剧《八一起义》、舞剧《天工开物》、赣剧《红楼梦》等一批精品力作深受欢迎。我们成功举办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全国采茶戏汇演、全国高腔优秀剧目展演、江西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常态化开展“赣鄱好戏”“百馆千万场、服务来共享”等文化惠民活动,年均服务超8000万人次。覆盖城乡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100余个,“15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形成。

3项制茶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名录

这五年,更是赣鄱文脉熠熠生辉的五年。

江西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4个项目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3个项目入选“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全省省保单位达到995处。创新推动传承利用,在全国率先出台革命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红色标语保护利用成为全国样板。《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史说江西》等节目广受好评,有4个展览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江西省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先后获评“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内地第二家“故宫厅”在江西省博物馆揭牌,“御瓷归来”“瑞彩熠熠”等主题特展观展人数双双过百万。

另外,非遗系统性保护体系日臻完善,现有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居全国第一;3项制茶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名录,实现历史突破;新增4家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4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8项省级非遗项目。启动“非遗点亮生活”计划,推动赣鄱非遗“进景区、进街区、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进商圈”,“非遗里的江西”绽放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