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为女性创业就业赋能!漯河市妇联“木兰花开·漯见优品”项目启动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刘广超通讯员郑睿

为深化拓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巾帼创业就业促进行动”,服务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新时代漯河“二次创业”大局,探索妇联组织助力女性创业就业的新路径,9月24日上午,漯河市妇联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人社局,共同启动漯河市“木兰花开·漯见优品”赋能女性创业就业项目。各县区妇联主席、发展部长,镇、村妇联干部代表,漯河市女企业家协会代表,女大学生代表,首批直播培训学员及媒体代表等百余人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前,与会人员集体参观了中原食品实验室展厅,深入了解漯河市食品产业与食品科技前沿成果。

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秦燕萍介绍“木兰花开·漯见优品”赋能女性创业就业项目。项目秉持优势互补、服务妇女、务实创新、协同联动的原则,系统推出巾帼品牌选育行动、巾帼素养提升行动、巾帼优品推广行动,通过建立“巾帼精选”品牌、培育巾帼电商主播、建设巾帼实训平台、讲好巾帼兴农故事等举措,提升女性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品牌营销及电商创业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构建“妇联搭台—平台赋能—妇女发展—产业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赋能女性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巾帼动能。

仪式上,巾帼精选小程序正式发布。该平台将整合本地巾帼优品资源,为女性创业就业产品提供线上展销一体化服务,助力“漯河产、巾帼创”走向更广市场。

现场还为“巾帼创业就业实训平台”授牌,该平台旨在培养女性电商人才、提升创业就业技能,为女性成长和发展赋能。

发言环节,豫农优品运营中心负责人赫倩倩、社区门店代表魏淑娟、首期学员代表孟静静分别从平台搭建、创业就业和学习成长的角度作了精彩发言,分享了她们参与项目的体会与展望,展现了漯河女性参与乡村振兴、投身创业创新的多元路径与蓬勃活力。

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静在讲话中指出,该项目是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的创新载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务实之策,更是激发“半边天”潜能、释放社会创造活力的重要举措。她强调,要深刻认识培育妇女创业就业能力的重要意义,引导妇女掌握数字化新技能,通过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个人发展、家庭增收与社会进步的多赢共进。要聚焦关键环节,扎实推动妇女电商直播技能提升与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学习、实践、就业”一体化的赋能体系,精准培训夯实基础,实战平台强化技能,畅通渠道保障成效。要凝聚社会合力,共同营造支持妇女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形成企业助力、精英引领、妇女自强、部门协力的社会联动支持“同心圆”格局,各级妇联组织要积极引导广大妇女融入项目,共同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巾帼品牌,帮助更多女性在数字经济时代乘风破浪、绽放芳华,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漯河篇章贡献磅礴巾帼力量。

随后,首批参训学员正式开启了系统化、实战化的巾帼电商直播培训课程。本次培训围绕电商直播全链条能力构建,内容涵盖平台运营规则、话术设计、镜头表达、数据优化及就业资源对接等核心模块,采用“理论讲解+模拟实操+现场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员快速掌握直播要领。学员在专业讲师指导下分组开展实景演练,在真实设备与场景中熟悉直播流程、提升应对能力,为后续通过“巾帼精选”平台实现创业就业奠定扎实基础。

在实地调研环节,参会领导及代表先后考察了“巾帼创业就业实训平台”电商直播平台的多个专业化直播间与实训教室,详细了解“巾帼精选”产品的线上推广模式与主播培养机制;走访了柳江路社区店,调研“巾帼精选”产品线下销售、社区服务与女性灵活就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参观了“豫农优品”品牌馆,听取关于品牌建设、质量标准和特色产品供应链的介绍。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市妇联多措并举,有力助推女性创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政策扶持精准有力

与市人社局联合,先后推出“巧媳妇”创业担保贷款、“巾帼贷”特色产品;携手邮储银行发放“巾帼创业贷款”,为符合条件的女性提供免反担保优惠。

岗位供给多元高效

连续多年开展“线上+线下”女性专场招聘活动,已累计举办63期,发布信息3700余条、提供岗位4.6万个。今年更是推出举办万达广场大型女性专场招聘会、创新“访企带岗”模式、大力推广“育儿友好岗”等举措,成效显著。

技能培训提质扩容

探索实践“技能培训+技能比武+签约就业”新模式,并在多领域开展培训,连续四年超额完成年度培训目标。积极承办省级电商“巧媳妇”培训班,吸引1400余名女性参与。

服务领域延伸拓展

积极在“三新”组织妇女之家中开展思想引领、创业指导、权益维护、关爱帮扶等多项服务,有效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弘扬家庭文明风尚

不断拓展家庭文明建设的新内涵,持续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引导妇女和家庭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兴粮节粮”行动,树立节约意识,保障粮食安全;常态化寻找“最美家庭”,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家庭见贤思齐,以良好家风涵养社会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