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打了人家,还要人家拿石油赔款——这件事已经持续了34年,还没完。 2024年9月

打了人家,还要人家拿石油赔款——这件事已经持续了34年,还没完。 2024年9月,美国财政部突然宣布,要重新追讨12亿美元的“老账”。 这笔钱不是政府欠的,是美国公司和私人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的损失索赔,通过联合国机制,由伊拉克政府来付。 听起来像法律程序,可问题是:伊拉克是被入侵的一方,战后被占领、被轰炸、被撕裂,最后却要靠卖石油还债。 联合国赔偿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十年,伊拉克支付了超过50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其中40%以上,进了美国公司的口袋。 石油公司、军工承包商、后勤服务商——他们不是士兵,却比士兵拿得更多。 而伊拉克的医院、学校、水电站,还在用20年前的设备。 更讽刺的是,这笔钱不是从伊拉克国库里直接掏的。 从2003年开始,它的石油收入被自动划入纽约的一个托管账户,每年五六成的油钱,先被拿走还债,剩下的才轮到本国人民。2022年,740亿美元的石油收入里,50亿被拿走;2024年,比例降到了5%左右,但依然在流。 这不是“还债”,是系统性的财富抽取。 法律是外壳,权力是内核。 谁有话语权,谁就能把战争的代价,写进别人的命运里。 但事情正在变。2023年,联合国通过决议,明确从2025年起,伊拉克将完全掌控自己的石油收入。 托管账户,终于要关了。 今年,伊拉克政府正式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申诉,要求重新审视这套赔偿机制——它到底公平吗? 谁该为战争买单? 我们总说“弱国无外交”,但这一次,弱国开始问:谁来为我们的伤口买单? 当一个国家的命脉,被另一国的法律和银行账户锁住三十年,这已经不是经济问题,是尊严问题。 2025年,当伊拉克终于能自己决定石油怎么用,那笔账,才算真正翻篇了。 但在此之前,我们得先承认:有些债,从来就不该由输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