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平顶山市郏县:鹦鹉养殖奏响乡村致富曲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红勋通讯员康志豪李培新李嘉乐

记者了解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宠物的需求日益增长。其中,鹦鹉因羽毛艳丽、智商较高且善于模仿,深受大众青睐;加之其饲养成本相对较低、市场需求量大,也为养殖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9月26日,记者走进位于郏县白庙乡邢庄村的平顶山萌鹦养殖专业合作社鹦鹉养殖基地,眼前热闹非凡:上千只色彩鲜艳、灵动可爱的鹦鹉在笼舍内嬉戏打闹,基地负责人王宁飞正熟练地给鹦鹉添食、换水,眼神里满是对这些“小家伙”的喜爱。

王宁飞与鹦鹉养殖的缘分,始于2022年的一次商丘探亲之旅。在与当地人交流时,他得知鹦鹉养殖市场效益可观,这让一直怀揣创业想法的他眼前一亮。回到郏县白庙乡邢庄村后,王宁飞立刻从商丘引进1000对鹦鹉,正式开启创业之路。可创业初期并不顺利,因养殖技术不成熟,鹦鹉陆续出现伤亡,产量始终上不去。面对困境,王宁飞没有半途而废,反而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鹦鹉养殖搞出个名堂!”

2023年2月,带着不服输的韧劲,王宁飞再次奔赴商丘拜师学艺。在师父的养殖场里,他全身心投入,系统钻研鹦鹉养殖的全套流程——从喂食配比、日常消毒、疾病预防,到笼舍通风调控、冬季保暖措施,再到挂窝技巧与查窝方法,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学习、反复琢磨。历经3个多月的潜心实践,他不仅彻底吃透了养殖技术,更对养好鹦鹉积攒了十足的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11月,王宁飞正式创办“平顶山萌鹦养殖专业合作社”;2025年2月,他精准引进2500对鹦鹉投入繁殖。有了第一次养殖失败的教训,这一次他全身心扑在基地:从场地规划设计、种鸟精心筛选,到种鸟入场前的全流程消毒,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同年7月,合作社迎来首批鹦鹉出窝,数量达4000多对,为他带来了30余万元的可观收益。

经过三年的深耕与摸索,王宁飞的鹦鹉养殖技术愈发精湛,不仅赢得周边群众的认可,还辐射带动了黄道镇纸坊村、渣园乡渣园村、薛店镇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在他的手把手指导下,越来越多人掌握了养殖技能,踏上了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

“我之前在深圳待了18年,一直从事电商行业。2022年回到家乡后,便加入了这个鹦鹉养殖团队。现在一年收入大概20万到30万元,不仅收入可观,最重要的是能在家陪伴家人,每天听着鹦鹉的叫声也特别开心。”平顶山萌鹦养殖专业合作社电商运营李洋洋向记者介绍。

正是这份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合作社的鹦鹉品质持续提升,市场认可度也不断提高。如今,合作社已构建起“种蛋孵化—雏鸟繁育—线上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基地内共设有26个鹦鹉鸟舍、2个专业种鸟屋,配备20多名员工;线上布局同样完善,不仅运营着8个电商平台直播账号,还设有4个直播间,保持每天不间断播出的节奏,全力拓展销售渠道。

“目前合作社养了3000对种鸟,品种包含虎皮、牡丹、旋风鹦鹉。我们的销售渠道以电商团队为主,能把鹦鹉销往全国各地,一年可产出鹦鹉约2万对,带来收益约60万元。”平顶山萌鹦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宁飞向记者表示,“下一步,我们计划把养殖场的种鸟规模扩大到1万对。如果附近村民想来学习养殖技术,我们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免费上门服务,村民养出的鹦鹉我们也负责包回收,希望能为乡村振兴多添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