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玉坤
十一长假首日,周口迎来秋雨,但绵绵的秋雨未能阻止人们休闲外出的脚步。10月1日一大早,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在周口市商水县谭庄镇的一家地方特色小吃盆面条店里看到,食客们络绎不绝,很多从外地赶回来过中秋的游子们,更是钟情于这口老家的味道。
据介绍,盆面条起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时期,因煮熟后盛入大盘内分碗,而得名“盆面条”。相传,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行军途经中原腹地的商水县巴村镇一带时感染风寒,食用当地百姓呈上的麻辣油盆面条后痊愈,由此推动该美食在当地流传。如今,历经数千年的传承,盆面条逐渐成为名震一方的特色美食。
“盆面条的主要发源地在商水县巴村镇,现在扩散辐射了周边七八个乡镇,年轻一代的厨师们很多都传承学习了盆面条制作技艺,各自开店经营,扩大着地方美食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商水县谭庄镇“五洲盆面条”店主曹丹丹说。
盆面条的精华,不仅在于“素汤荤味”,更在于面条本身的筋道圆润。曹丹丹说,盆面条采用高强筋面粉、水、碱面、食盐、鸡蛋清等原材料和面,中间还要经过反复揉压、醒面,以达到最佳口感。
而盆面条的汤,也十分讲究。汤锅里并非肉骨熬制的高汤,而是纯靠中草药香辛料调制出的美味。“里面有桂皮、香叶、大茴、麻椒、胡椒等20多种中草药料,粉碎成精细面粉那样,加入到锅内,完全属于自然味道的麻辣鲜香。”曹丹丹说。
说起盆面条,就不得不说食客们津津乐道的盆面条配菜——五香美味的卤肉。在“五洲盆面条”店里,除了传统盆面条搭配的牛肉、狗肉之外,还有猪头肉、卤大肠等供食客们选择。装碗时,牛肉需切成薄片,光照下透亮诱人;其他肉类可以手撕成条,也可刀切成块,总之,完全根据食客需要而装碗上桌。
清晨醒来,一碗热辣滚烫的盆面条,搭配着咸香可口的卤肉,大快朵颐下,味蕾的满足从口唇之间直达内心深处,变成人们对美食的深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