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丁克夫妻正陆续走到生命终点。
上海78岁的张阿姨和老伴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丁克先行者”,上个月老伴走后,她把两套房捐给了公益组织,自己住进养老院——护工换了三个,她总说“没个亲人盯着,药都吃得不踏实”。
这样的故事不是个例。
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3年我国独居老人超1.2亿,其中首批丁克群体已步入70岁以上高龄。
他们的遗产大多流向公益或远房亲属,但像北京李大爷那样,临终前想改遗嘱,找遍通讯录没个能托付的人,成了不少人的缩影。
“养老院护工看碟下菜。”住养老院5年的赵叔说,隔壁床有儿子每天来送饭,护工擦身都更仔细;自己没子女,按铃半小时才有人来。
中国消费者协会2024年调查显示,42%的独居老人认为“缺乏至亲撑腰”是养老最大难题。
费翔曾在访谈中提到:“婚育不是必修课,但得想明白,自由背后是独自扛风险的底气。”这话让不少年轻人沉默——生孩子或许不是为“防老”,但像张阿姨说的“至少病了有人喊医生,走了有人记得你爱吃的饺子”,这份温暖,终究是很多人想要的“人生备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