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球队对科林斯的认知是什么?
在聊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看看“科林斯能拿到的最高轮换地位”是什么。
PJ首发、30+上场时间;
托哈首发、30+上场时间;
八村首发、30+上场时间;
对于一支球队而言,“主力大前锋”的轮换地位大致如此。显然,过去无论是老鹰还是爵士,科林斯的轮换地位也基本相同。
而本赛季的科林斯,被固定在替补席的同时,上场时间也不过24.3分钟——与上季的科菲、琼斯持平。这里有几个因素制约着科林斯的上场时间:替补,并非每场都是最先上场的替补,并非每场都进入收官阵容(但是优先级较高)。
显然,相较于“主力大前锋”——如77版本独行侠/活塞对PJ/托哈的认知。球队对于科林斯的认知其实更倾向于“替补内线得分手”——雄鹿对波蒂斯的认知。
导致结果形成的原因大致如下:
科林斯的类型、技术特点因素,功大于守且是很典型的内线打法;
比尔目前在首发,快船不愿意让首发的领防强度大幅降级、让比尔承担过重的领防任务,仍旧要延续“旧首发逻辑”,而不是探索“新首发秩序”;
在目前球队认知下,共同导向了一个结果:首发第五人需要具备一线领防与蓝领属性。
但是,目前有个很严峻的问题是:比尔的状态、与首发搭档拿不到球权、战术地位,导致其与上季的鲍威尔有明显的差距,再加上祖巴茨的状态,导致首发阵容第3、4人的质量出现了明显的滑坡,使得快船陷入了“延续‘旧首发逻辑’却无法延续‘旧首发强度’”的困境。
那替补席上被减少时间的科林斯呢?与理论上更配的大洛更多搭档,科林斯就拿到该有的掩护权,在单位时间内交出足够出色的表现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轮换地位的削弱和单位时间的下滑,共同导致了科林斯“贡献明显无法匹配工资”。在合同本就有一些溢价的情况下,轮换地位和单位时间表现均有所降低,导致目前为止科林斯打出的贡献连他合同的一半都没有。加上博格丹的弃用,这导致快船队内卡椒之外断档最高薪和队内第5高薪都是“贡献明显无法匹配工资”的严重溢价合同,造成球队薪资结构的严重问题。
那么,科林斯在“替补内线得分手”目前这个球队定位下,单位时间内没有交出足够出色的表现的原因是什么?,球队的使用与自身的表现有哪些不足、优化空间?
在球队使用方面,有哪些需要优化的地方?
1、过低的掩护戏份
如果要用最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科林斯的“球员画像”本质上就是在“无球乱战型前场”的骨架上增加掩护终结、低位进攻、无球借掩护(上赛季刚开发)的技能包。
强悍的掩护终结能力,显然是科林斯进攻端更核心的竞争力之一——此前介绍过,科林斯真的做到过打出联盟第一掩护终结者的表现——在一个场均要打16次挡拆的家伙身边,大量拿到掩护权的前提下。并且,纵观其整个生涯,科林斯挡拆接球每回合能得到1.28分。哪怕跟中锋横向对比,也是很优秀的水平。
但在快船,科林斯存在明显的被安排在上线设置掩护戏份不足的问题。此前能够接受科林斯替补的重要原因便是与大洛搭档,科林斯理论上能够拿到更多掩护权限,但实际上大洛还是二阵容稳定的第一掩护人。
据我统计,一项令人费解但非常符合观感的数据:科林斯目前为止的所有60次出手中,只有5次来自挡拆接球(如果把接球后的失误和助攻都算上也只有8次左右)——这简直是在暴谴天物,尤其是在大洛已经几乎不具备顺下威胁的情况下。

这3次掩护终结回合有2次都是顶着中锋护框手打进,还是展现出了作为强力终结者的底蕴。


当然,这里面有对方中锋有时在对位大洛,让大洛做掩护更能调度对方护框手的因素。但首先,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些双掩护战术的频率?既能起到调度护框手的效果,也能让科林斯补足大洛不具备的顺下爆发力,并且二人可以灵活选择顺下、外拆,并不会有互斥的情况。
其次,快船已经在不止一场比赛中出现“明明对方在用中锋错防科林斯,还是‘机械化’的让大洛上前掩护”的情况。这已经不是对科林斯的使用、漠视问题,而是进攻针对性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在对阵勇士的比赛,这场波斯特大量错防科林斯,然而第二节快船给出的解法居然是在科林斯在更加静态、绝对体型吃亏的情况下,低位强打、顶投三分,而不是利用掩护顺下的冲击力、运动能力去打击波斯特——好一个“扬短避长”。



2、哈登是更适合带动科林斯的大脑
保罗现如今在进攻端的策动价值已经大不如前,他和邓恩在传控端本质都是“摆盘”属性大于策动属性,持球进攻威胁不足的同时缺乏无球牵制力的小后卫,必然会使得二者出现一定程度的重叠——马刺上赛季的用法是让保罗与瓦塞尔、卡斯尔这种后场攻击手大量同场——这也是我之前说,如果要用保罗,最好要保证其与比尔、博格丹、伦纳德至少其1-2人同场的原因。
同时,对于需要球权——更准确的说是终结权,来发挥进攻价值的科林斯而言,相较于“摆盘”,他本质更需要“策动者”来带动自己,以此获得更多终结机会——这也是我在季前赛特意强调没有看到哈登、科林斯、大洛同场阵容感到遗憾的原因。
这是目前二阵容的两大矛盾,也是保罗主控、伦纳德带队阶段疯狂输分的重要原因。
对于科林斯而言,相较于保罗,他与兼顾个人进攻威胁与策动能力更强,且相对没有那么强调“压阵地”的哈登同场时明显要更加“如鱼得水”。用最通俗的话说,对于需要更多“终结权”来最大化进攻价值的科林斯来说,需要尽可能的让他吃到“大核红利”。
当科林斯与哈登同场时,得分会明显提高(虽然有三分更准因素)、篮下效率暴涨、失误率暴跌。

细数科林斯目前表现亮眼的几个小时段,你会发现全是和哈登同场的阶段:
vs开拓者第1节末,
转换进攻要到夏普错位,回球给哈登后顺势掩护然后立马'Slip“下顺,和哈登强侧配合惩罚错位。

接哈登一传发动转换进攻。

vs鹈鹕第2节中段,



vs雷霆第2节,



3、低效的同位置单挑应该避免
如果说科林斯“战术地位”的体现,其实更多是在低位进攻回合。
快船还是会为他设置一些低位战术,但是这真的是好事吗?——科林斯打了太多低效的同位置单挑,这也导致目前为止他的低位效率难言出色。



此前球探报告中提到过,科林斯的各种“小技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的低位脚步、技巧显然无法支撑他高效完成大量同位置单挑——过往的低位效率也能证明。
对于科林斯而言,低位进攻更应该是挡拆、早期进攻阶段的“Touch掩护”后要到对方错位后的“副产品”,或是通过无球掩护起手制造对方错位的低位惩罚,低效的同位置单挑应该避免。
科林斯的低位进攻更应该是下图这种,要到对方后卫错位的情况下。

比如这个回合,虽然执行过程并没能帮科林斯顺利要到错位,但起手式阶段起码进行了尝试。

4、爵士开发出的借掩护终结去哪了?
我攥写的科林斯球探报告中着重提到:
“在爵士的无球传切体系和威尔哈迪的调教下,科林斯上赛季增加了大量无球借掩护后的接球终结。这也是他非大空位三分占比提升的原因之一。
可以看到,老鹰时期的科林斯,几乎没有无球借掩护的战术戏份。而在24季哈迪已经开始让科林斯少量尝试,25季进一步把频率增加到了2.2次。综合产效,仅就上赛季表现而言,可以说现如今的科林斯已经开发出了这项技能。”

每36分钟发起2.2次无球绕掩护,这项数据在上赛季所有内线、中锋球员中排名第2,仅次于文班。
并且相较于文班的每回合0.96分,科林斯每回合得分是1.2。综合产效,科林斯上赛季的无球借掩护进攻就是联盟所有内线、中锋里的最佳。”



很显然,与延续爵士对于邓恩的改造不同,快船目前看起来并不打算延续爵士在科林斯身上开发出的新“技能包”。
以科林斯的低位技术、脚步和过往履历来看,让他打一次低位真的有让他执行一次借掩护终结回报率高吗,未必。
5、在自身表现上,科林斯有哪些没有做好?
非常糟糕的定点进攻表现
在科林斯在开赛阶段呈现出的三分极低产且不准的情况下(在近几场都有改善的趋势),定点后续处理也完全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这也导致本赛季他的定点每回合得分仅有0.7,定点进攻回合失误率高达17.4%,作为对比上赛季的科林斯这两项分别是1.05、9.4%。




并且这是季前赛就开始暴露的问题。



极其糟糕的失误控制
上赛季科林斯的失误率就已经达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本赛季到了快船反而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每36分钟只有1.3次助攻的情况下贡献3.6次失误,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球探报告中说过,科林斯的护球技术有明显缺陷,各种小技术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上文刚提到的定点后续处理,也是科林斯本赛季失误的重要来源。


当然了,科林斯的进攻端显然不可能全是问题,比如上赛季打出生涯最糟糕的篮下终结表现后,本赛季科林斯的篮下终结迎来了强势回暖。
再比如他在场时还是能够提供不错的转换进攻活力,对于打“龟速篮球”的快船而言,这显然是十分稀缺的比赛内容,并且今天之前每回合得分是非常出色的1.53分。


以及科林斯在开赛阶段展现出了非常出色的前场篮板掠夺活力,前4场每场都能抢到至少2个前场篮板(近几场有所下滑)。




防守端的问题
来到快船之后因为大量出任替补,球队也并不倾向于让科林斯大量承担困难对位,因此赛季目前为止,科林斯在单防端主要还是对位对方配角前场,偶尔对位前场箭头。

在此基础上,作为“第二协防核心”的完成度就十分重要,因为这基本直接决定着科林斯的综合防守贡献。但目前为止科林斯作为“第二协防核心”的完成度明显不及格,护框存在感非常稀薄。
之前球探报告中说过,科林斯在协防端的“及格线”是他老鹰时期的水平。但不说老鹰,观感上看科林斯的护框参与度相比爵士时期都有明显的下滑(虽然有本赛季完全被固定在大前锋位置,相比之前多少有些中锋戏份的赛季,出现在护框位置的情况天然会更少的因素)。
显然没有达到当初快船想要引进足尺寸大前锋、改善球队阵容短板的重要目标之一。
赛季至今科林斯总护框尝试仅有12次,甚至不如保罗,每36分钟仅有2.8次——哪怕在观感、数据下科林斯尝试护框的回合成功率极高。

大洛外出延误,科林斯作为LowMan回收垫防避免篮下被打穿,再迅速扑防外线的贝。这种回合应该更多一些——也是快船引进他时希望他更多做到的事情。

与此同时,科林斯在开赛阶段不错的回收篮板活力,在近些场比赛也有出现了下滑的迹象。显然,科林斯目前所呈现出的作为“下线防守者”的完成度严重不足。
在不大量承担困难对位,协防投入度低的情况下,还偶尔会出现防守注意力被持球吸引、无法兼顾对位人的情况(尤其是下半场)。




以及会在一些单防、扑防回合暴露出防守技巧的问题。
比如这两个防守锡安的回合,首先防守站位就很奇怪,一般来说球员边线拿球采取针对性防守站位都是“将球员往边线驱赶”和“逼迫球员走非惯用手侧”,而科林斯的防守站位更像是“诱导锡安使用惯用手走中路”、“把锡安放进去直面护框手”。


再比如这个回合,巴特勒做了一个佯装向左路的小假动作,科林斯就直接上提了左脚,结果直接被巴特勒变向突破攻击前脚。这里的“补救措施”应该是迅速转髋随后使用脚步(滑步、交叉步)跟防。但科林斯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第一时间想用手拉住巴特勒,随后就是被摆脱之后的“追屁股”。

虽然位置、体型不同,但可以参考一下怀特被攻击前脚时是怎么利用技巧进行补救的。

追防无球完全被掩护墙挂住。

格兰特佯装借助霍勒迪掩护,科林斯被误导后将左脚向后挪了一小步,格兰特直接“拒绝掩护”变向左路突破攻击前脚,科林斯在先手就吃了亏,一开始还能凭借着留出的一小段“缓冲空间”勉强跟住,但在后续的跟防、连续横移滑步过程中被摆脱。

轮转扑防直接被阿龙威金斯、丰泰奇奥点飞。


优化方案
球队使用方面
轮换
如果不考虑合同年压价的因素,我完全无法理解快船对科林斯的轻视——这是你拿鲍威尔加次轮换来、卡椒外薪资断档最高、水平有资格竞争队内第4人的球员。
无论是从球员水平、薪资、获取成本、球队位置稀缺程度,还是从为老年球队提供运动能力、活力的角度,科林斯都理应获得更高的轮换地位,起码不应该只跟科菲是同一轮换地位,场均上场时间不应该低于28分钟。且与主力们的磨合、化学反应累积势在必行。
理论上科林斯也更适合与“策动能力”更强的哈登搭档,最大化自身的作为内线副攻手的终结、挡拆能力,而非更偏向“摆盘”的保罗。但考虑到目前科林斯出任替补,想要高度绑定哈登并不容易。
如果比尔状态一直没有起色或频繁伤病,球队一直深陷“延续‘旧首发逻辑’却无法延续‘旧首发强度’”的困境。那就势必要找到科林斯首发的方案,如邓恩/琼斯+科林斯。此前开拓者复盘提到过,这也是目前球队在防守端比较有想象力的阵容(尤其是科林斯能够提升防守表现的情况下),同时也能够为球队提供活力、运动能力。
但这两套也都只是“相对解”,都有各自的隐患:
邓恩+科林斯的隐患在于二者的定点进攻、弱侧回应水平——尤其是科林斯赛季至今定点表现很差的情况下,并且也要磨合出没有邓恩的阵容,为邓恩被严重针对的情况做后手准备;
琼斯+科林斯,意味着球队中目前控失误表现极差的情况下首发将不再具备“第二控卫”这个角色,同时琼斯和科林斯同时作为以“无球乱战型前场”为进攻基底的球员,还是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重叠的情况。
进攻端的使用
球队需要尽量让科林斯扮演“终结者”的角色,适当降低持球、半持球的“自由发挥”,发挥其终结优势的同时,尽可能的规避高失误问题与自身“小技术”缺陷。
科林斯需要拿到更多在上线参与掩护的戏份,尤其是和大洛同场阶段,更多担任掩护终结者的角色能够发挥自身终结、挡拆强项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规避失误过多的问题。当科林斯被中锋错防时,一定要敏锐的坚决将科林斯定位为第一掩护人。可以增加科林斯、大洛与持球手直接的多重掩护配合。
减少低效率的同位置单挑,低位进攻更应该是挡拆要到错位后的副产品,如果要打也要尝试通过无球起手式制造错位。
可以尝试延续爵士开发出的无球借掩护技能包,毕竟效率十分出色。
科林斯自身层面
极度糟糕的定点处理、无法忍受的超高失误,是科林斯自身务必要快速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科林斯需要尽量维持赛季前几场掠夺前板的活力,近些场次前板活力下滑并不是好的信号。
在做最初版新援报告小琼斯篇时,我提到过一个词:“防守基因”。显然,科林斯是一个不太具备“防守基因”的球员。无论是在防守技巧、防守习惯、一些在老鹰、爵士时期就存在的问题,科林斯都需要在球队的督促下进行系统化的调理与改善。
在不大量承担困难对位的情况下,科林斯目前作为“下线防守者”的完成度并不够高,显然与球队引进他时的预期有所差池。协防投入度、篮板保护、防无球专注度科林斯自身务必提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