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那个跳河新郎不值得同情! 昨天那个跳河新郎不值得同情! 跳河的原因不是因为彩礼没谈拢,也不是因为加价才下车,他的父亲事后说 不是因为彩礼问题,是种种原因,事情太多了。 “种种原因”这四个字,听着轻飘飘,却藏着比彩礼争执更扎心的真相——一个成年人,连直面生活琐碎的勇气都没有,凭什么让别人同情?彩礼好歹是明面上的矛盾,能吵能谈能解决,可“事情太多”这种模糊的理由,更像逃避现实的遮羞布。 我见过太多人把“压力大”挂在嘴边,凌晨三点的写字楼里,有人啃着冷掉的盒饭改方案;菜市场里,卖菜阿姨顶着寒风守到天黑,就为多赚几十块给孩子交学费。谁的生活不是一堆破事?但大家都在咬着牙扛,没谁会用极端方式逃避。 有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因情绪失控引发的极端事件中,近三成当事人都存在“回避型心理”——遇到问题第一反应不是解决,而是躲。这位新郎显然也陷入了这种误区,把“事情太多”当成了放弃生命的借口,却忘了身后还有盼着他的家人。 他父亲那句“不是因为彩礼”,更像一种无奈的澄清,或许是怕儿子死后还被贴上“为彩礼轻生”的标签。可这种澄清,反而让整个事件更让人唏嘘——连具体的矛盾都找不到,就轻易结束自己,这不是勇敢,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不负责任。 结婚本就是两个家庭的事,柴米油盐、人情往来,哪一样不需要磨合?今天能因为“事情太多”跳河,明天遇到更大的挫折,又该怎么办?生命从来不是用来逃避的,而是用来面对的,哪怕走得慢一点,也比一了百了强。 那些说“该同情他”的人,不妨想想他的父母。养了几十年的孩子,眼看要成家,却以这样的方式离开,往后的日子,老两口该怎么过?这份痛苦,远比“事情太多”更沉重,更难扛。 我们可以理解生活的难,但不能纵容逃避的怂。同情是给那些拼尽全力却仍被命运刁难的人,不是给那些遇到点麻烦就放弃自己的人。生命只有一次,连活着的勇气都没有,真的不值得任何人同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