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锡伟炮火全开, 国民党党主席候选人郝龙斌、 罗志强说去花莲灾区, 是在下场辩论会头天晚上突然宣布不参加党主席候选人辩论会了。 周锡伟在中天新闻节目上批评郝龙斌、 罗志强是在做秀、 这个秀做的太晚太难看了。 花莲受灾已经过去两周了, 花莲灾区善后工作都收尾了, 其根本原因是前两次党主席候选人辩论会, 郝龙斌、 罗志强国民党全党员民调落后于郑丽文、 郑丽文在两场辩论会后国民党全党员民调遥遥领先。 郝龙斌 、罗志强害怕后面的党主席候选人辩论会对自己选情更加不利就借口花莲灾情不参加了。 其实这样的操作对他们选情会影响更大, 大家都明白这两个候选人害怕了才不敢再参加后面党主席候选人辩论会了, 花莲灾情发生到现在国民党肯定早有规划。 郝龙斌、 罗志强就像战士马上出征去战场了临阵脱逃, 周锡伟还把花莲受灾期间韩国瑜带跨党派议员去日本窜访进行了批评, 周锡伟把这些虚伪的国民党人骂的真是痛快。 周锡伟这通骂,骂的哪里是两个人的临阵脱逃,分明是戳破了国民党内近些年最尴尬的遮羞布——连“装样子”都懒得花心思了。花莲地震是9月18号发生的,到郝、罗二人宣布“要去灾区”时都过去14天了,当地乡镇公所早就开始统计灾后重建需求,连临时安置点的帐篷都拆了大半。这时候突然跳出来说要去“关怀灾民”,谁信啊?更可笑的是,他俩前一天还在社交媒体上发辩论会备战视频,转天就拿灾区当挡箭牌,这种急转弯的操作,连常年跑台湾政治线的记者都忍不住在私下吐槽“吃相太难看”。 郑丽文的民调能一路冲上去,不是没道理的。前两场辩论会里,她敢直接跟对手掰扯国民党的“两岸路线模糊症”,甚至点名批评某些人“一边喊着‘九二共识’,一边又不敢提统一”,这种敢说真话的姿态,刚好戳中了不少党员对国民党“软弱”的不满。反观郝龙斌和罗志强,第一场辩论会聊“党内改革”,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要团结、要接地气”的空话;第二场被问到“如何应对民进党攻击”,居然还在说“要加强沟通”,连台下观众都忍不住摇头。民调落后之后不想着补短板,反而玩起“消失术”,这哪是竞选党主席,简直是把党员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更讽刺的是韩国瑜那趟日本窜访。花莲地震后,台湾民间团体自发组织的物资车队三天内就挤满了前往灾区的公路,连普通市民都提着面包和饮用水往安置点送。可韩国瑜倒好,带着一群人跑到日本,美其名曰“促进交流”,实际上全程都在跟当地台商吃饭合影,连一句关于花莲灾情的实质性表态都没有。周锡伟骂他“虚伪”,真不算夸张——当年韩国瑜靠“庶民经济”的口号起家,如今却在民众需要关注的时候跑去搞政治应酬,这种前后反差,早把当初积累的好感败得差不多了。 国民党现在的困境,从来不是“缺候选人”,而是“缺真心干事的人”。郝、罗二人用灾情当逃避辩论的借口,本质上是没底气面对党员的质疑;韩国瑜在灾区需要关注时跑去窜访,是没把民众的需求放在心上。这些操作看似是“选情策略”,实则暴露了党内高层的短视和敷衍——他们总觉得靠“装样子”“喊口号”就能蒙混过关,却忘了党员和民众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周锡伟的批评能引起共鸣,恰恰是因为他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国民党要想摆脱困境,先得把“虚伪”的面具撕下来。连一场辩论会都不敢面对,连灾区的真实需求都懒得关注,这样的人即便当选党主席,又能带领国民党走出低谷吗?答案显而易见。现在台湾政坛不缺会做秀的政客,缺的是敢直面问题、真干事的人,可惜从郝龙斌、罗志强到韩国瑜身上,暂时还看不到这种影子。 接下来的党主席选举,郑丽文能不能保持优势还不好说,但郝、罗二人这波“临阵脱逃”操作,已经给他们的选情判了大半死刑。毕竟,连直面对手的勇气都没有,又怎么让人相信他们有能力带领国民党对抗民进党、争取民众支持呢?这不是选情问题,是态度问题,而态度,往往比能力更能决定成败。 我可以帮你梳理文中涉及的台湾政治人物过往选举表现,比如郑丽文、郝龙斌之前的政治主张差异,让内容的分析维度更丰富,需要吗?周锡玮论台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