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打!日媒首次爆料:中国双航母出动时,日军战机早挂实弹进入战斗状态! 日本媒体最近报道指出,中国海军在2024年6月展开双航母远海训练,辽宁舰和山东舰分别从不同海域出发,最终在西太平洋汇合。这次行动标志着中国海军首次实现两艘航母在远海的实战化协同,涵盖舰载机起降、编队防护和防空反导等多项科目。整个编队包括多艘驱逐舰和补给舰,总排水量超过40万吨,导弹发射能力强劲。 中国海军此举旨在提升远洋作战水平,维护海洋权益,同时突破第一岛链的战略限制。第一岛链由日本、台湾到菲律宾构成,一直被视为遏制中国海军外出的屏障。中国海军近年来快速发展,航母数量从1艘增至3艘,福建舰已进入海试阶段,未来可能扩展到更多艘。这次训练路径敏感,辽宁舰穿越宫古海峡,山东舰绕巴士海峡,进入菲律宾海域,持续约两周时间。 日本航空自卫队对此高度警觉,出动F-2战斗机挂载ASM-2反舰导弹,在钓鱼岛北部和冲绳西部东海海域进行针对性演习。演习模拟导弹打击航母目标,检验从锁定到发射的全过程。日本选择F-2这种基于F-16改进的机型,目的是通过可见方式向中国传递准备信号。 F-2虽非最先进,但挂载导弹后射程达200公里,能对海面大型舰艇构成威胁。日本防卫省表示,此类演习旨在验证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钓鱼岛周边海域长期是中日摩擦焦点,日本常派P-3C巡逻机和驱逐舰监视中国舰艇活动。这次双航母训练让日本感受到压力增大,因为西太平洋对日本而言是战略要地。日本近年来加强西南诸岛防御,部署导弹部队和雷达站,以应对潜在风险。 从军事角度分析,日本的模拟攻击暴露了其战略焦虑。中国海军扩张迅速,航母编队配备052D和055型驱逐舰,这些舰艇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反舰和防空导弹,雷达探测距离远。中国还有陆基东风导弹提供支援,日本空中打击在真实对抗中生存率较低。F-2隐身能力有限,面对J-15舰载机和护卫舰防空网,接近目标难度大。 此次日本演习发生在事后,未与中方直接对峙,而是针对空海域操作。一些观点认为,这显示日本在事后强调自身行动,以维护面子。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出云级和加贺级准航母,正在改装搭载F-35B隐形机,但整体规模和火力不如中国航母群。日本F-2机队数量有限,性能不及F-35A或F-15J,此次特意使用F-2,意在公开展示反制手段。 国际社会对这一事件反应不一。美国作为日本盟友,支持此类军事动作,美日安保条约覆盖钓鱼岛,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常在中国周边活动。此次中国双航母训练期间,美军派侦察机监视。菲律宾和台湾也密切关注,因为训练路径靠近其海域,台湾媒体称中国在练习远海拦截,模拟应对外部介入。日本视中国为最大战略挑战,正在加速军事现代化,采购F-35和战斧导弹,并计划将航空自卫队扩展到太空领域。国防预算2025财年创纪录,重点投入导弹和无人机。中国海军扩张是为维护海洋权益,但日本和美国认为这改变现状。日本演习停留在训练层面,未越界,但凸显东亚海空形势紧张。区域大国博弈加剧,各方需谨慎避免误判。 中国海军双航母训练展示了远海能力提升,辽宁舰和山东舰协同演练增强了实战经验。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采用电磁弹射技术,未来将进一步壮大舰队。日本自卫队响应虽及时,但暴露装备局限。F-2战机服役多年,需更新换代。日本加强与美国合作,联合演习增多,以应对潜在威胁。东亚安全环境复杂,领土争端和战略竞争交织。各国军事现代化步伐加快,可能引发军备竞赛。和平发展需通过对话化解分歧,避免对抗升级。 日本媒体曝光此事两个月后,引发广泛讨论。政府消息人士称,选择F-2挂实弹是为了让中国清楚日本的准备。日本防卫省官员匿名表示,此举确保中国明白自卫队有反制能力。分析指出,日本模拟攻击虽有警示意味,但实战效能存疑。中国航母编队防护严密,日本空中力量需面对多层拦截。事件反映出中日关系敏感性,钓鱼岛问题未解,海空互动频繁。未来类似训练可能常态化,各方需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