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薛铁鏻(ICF认证MCC教练),教练吧(Coach8)创始人,曾任新高教集团副总裁、水晶石数字科技集团副总裁、金牛和瑞投资合伙人;中国传媒大学客座讲师;LUXX Profile大师级分析师&中国区首席讲师 ;乐高 Serious Work认证引导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练头部企业客户超过60家。

前几天,我在昆明一条种满蓝花楹的街上散步,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场景。
一个大概五六岁的小男孩,正跟在他妈妈后面走。他妈妈步履匆匆,估计是赶着回家做饭。而那个小男孩,却在玩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游戏”——他把人行道上的地砖缝隙,想象成了“万丈深渊”,正小心翼翼地、一格一格地跳着往前走,嘴里还念念有词。
在他妈妈眼里,这段路是“无聊的”;但在那个小男孩眼里,这段路是“刺激的”。
那一刻,我突然想通了一件,关于我们成年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的根本原因。
我们,已经忘了怎么“玩”了。
我们的人生,被塞满了一系列“必须完成”的任务清单:
“必须”健身,为了KPI上的体检指标;
“必须”阅读,为了缓解被AI替代的焦虑;
“必须”工作,为了月底的房贷和账单。
这些“必须”,像一块块巨石,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我们日复一日地,在“应该做”和“不想做”之间,爆发着一场又一场的“精神内战”。
这场内战,就是我们一切“精神内耗”的根源。
但,有没有可能,我们从一开始,就选错了“游戏模式”?
我们一直在玩“困难”模式,但那个小男孩,却在玩“探索”模式。
今天,我想跟你聊一个,可能会让你“茅塞顿开”的“作弊码”——“游戏化思维”(Gamification)。
我们不必强迫自己去“受苦”,我们可以把自己“骗”成一个更幸福、更自律的人。
第一章:“受苦”的陷阱
你的大脑,是如何被“即时满足”绑架的?
在聊“游戏化”之前,我们必须先看清一个残酷的真相:你的“原始大脑”,根本不关心你的“远大理想”。
我们的大脑,尤其是那个掌管奖赏机制的“多巴胺”系统,它是一个只顾眼前的“享乐主义者”。
它不知道“六块腹肌”是什么,它只知道“躺在沙发上刷短视频”很爽。
它不理解“认知升级”有什么用,它只知道“吃一块甜点”很快乐。
当你试图强迫自己去做一件“短期痛苦,但长期有益”的事情时(比如健身、阅读),你的“原始大脑”就会拉响警报,用尽一切“拖延”和“倦怠”的手段来反抗你。
而我们大多数人的“自律”,就是一场“意志力”(理性大脑)和“多巴胺”(原始大脑)的血腥战争。
结果呢?意志力,十有八九会输。
因为意志力是“消耗品”,而多巴胺是“必需品”。你总有绷不住的那一天,然后陷入“放弃-自责-再放弃”的恶性循环。
这就是“受苦”模式的陷阱。你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监工”,天天鞭打着那个“想偷懒”的自己,最后两败俱伤。
第二章:“作弊码”开启
用“游戏化思维”,黑进你的“奖励系统”
好了,既然“硬刚”行不通,那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
如果我们打不过“多巴胺”,那我们就“收买”它。
这就是“游戏化思维”的底层逻辑。它不是“自欺欺人”,它是一套极其聪明的“大脑管理术”。
“游戏化思维”的精髓,就是把你,从一个“受苦的执行者”,变成一个“快乐的游戏设计师”。
你不再强迫自己去“受苦”,而是去设计一套“规则”,用“即时反馈”和“即时奖励”,来“哄”你的“原始大脑”,让它心甘情愿地,陪你一起去完成那些“长期有益”的任务。
想一想,为什么《王者荣耀》和《原神》会让人如此上瘾?
1、清晰的目标(打怪/推塔);
2、即时的反馈(金币/经验值/升级音效);
3、可见的进程(经验条/等级);
4、随机的奖励(掉落宝箱);
这些元素,精准地戳中了我们大脑的“G点”。
而“游戏化思维”,就是把这些“上瘾机制”,从虚拟世界里,原封不动地“搬”到你的人生里。
你不是在“欺骗”自己,你是在用你的“理性大脑”,为你那个“贪玩”的“原始大脑”,设计一个它无法抗拒的“游乐场”。
第三章:“人生游戏”设计指南
三招“哄”你上瘾
聊到这里,你可能已经迫不及待了。这个“游戏”到底该怎么设计?
别急,作为一名资深“玩家”,我为你准备了一套“新手入门指南”。
>>> 指南一:把“枯燥的健身”变成“打怪升级”
❌错误的游戏设计(受苦模式)
目标:我必须减肥20斤。
反馈:无。(每天上秤,数字可能还不动)
结果:极度痛苦,极易放弃。
✅正确的游戏设计(上瘾模式)
玩家设定:我是一名“见习勇者”(Lv.1)。
你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被“懒惰魔王”和“脂肪怪兽”占领了。
你的“主线任务”:击败“懒惰魔王”。
你的“每日任务”:去健身房(击杀“小怪”1只),获得 30 XP(经验值);做10个俯卧撑(击杀“小怪”1只),获得 10 XP;今天拒绝了奶茶(完成“防御”1次),获得 20 XP。
升级机制:每集满 200 XP,你就从“见习勇者Lv.1”升级到“见习勇者Lv.2”,并获得一次“抽奖机会”。
奖励(宝箱):抽奖机会可以兑换:看一场电影、吃一顿“放纵餐”、买一件新T恤。
看到区别了吗?
你不再是为了那个遥不可及的“20斤”在受苦,你是在为了“马上就能获得的XP”和“马上就能升级”的“即时快乐”而战。你的大脑,会爱上这种感觉。
>>>指南二:把“沉重的阅读”变成“寻宝游戏”
❌错误的游戏设计(受苦模式)
目标:我今年必须读完50本书。
反馈:无。(读完一本忘一本,毫无成就感)
结果:压力山大,看到书就想睡。
✅正确的游戏设计(上瘾模式)
玩家设定:我是一名“知识寻宝猎人”。
你的“世界观”:每一本书,都是一座藏宝图。
你的“主线任务”:构建我的“智慧宫殿”。
你的“每日任务”:阅读30分钟,挖到 1 块“知识宝藏”(即一个让你豁然开朗的观点);把这块“宝藏”记录在你的“宝藏库”(笔记)里,获得 20 XP;把这块“宝藏”分享给一个朋友(“赠人玫瑰”),获得 30 XP。
升级机制:每 5 块“宝藏”,点亮一个“小技能点”(比如“复利思维”);每 100 块“宝藏”,建成一个“主题宫殿”(比如“搞定‘底层逻辑’宫殿”)。
奖励(宝箱):每建成一个“宫殿”,就奖励自己去买一本“新藏宝图”(新书)。
你不再是“被迫”学习,你是在“主动”寻宝。
你收集的不是“已读数量”,而是“实实在在的宝藏”,这种“集邮”般的快感,会让你停不下来。
>>>指南三:把“繁杂的工作”变成“通关副本”
❌错误的游戏设计(受苦模式)
目标:今天必须做完这个烦人的PPT。
反馈:无。(只有老板的“已阅”)
结果:疯狂拖延,精神内耗。
✅正确的游戏设计(上瘾模式)
玩家设定:我是一名“关卡设计师”。
你的“世界观”:这份PPT是一个“S级副本”,里面有3个小Boss。
你的“主线任务”:通关“S级PPT副本”。
你的“每日任务”(拆解Boss)——
Boss 1(资料收集):用“番茄钟”战术,限时25分钟,击败它。成功后,奖励自己 10 XP,并“回城休整”(刷5分钟手机)。
Boss 2(框架搭建):限时40分钟,击败它。成功后,奖励自己 20 XP,并“补充血瓶”(喝一杯好咖啡)。
Boss 3(视觉美化):限时30分钟,击败它。成功后,奖励自己 30 XP。
升级机制:当你“满血满蓝”地提前完成副本,你获得了“完美通关”成就,并掉落一个“史诗级宝箱”。
奖励(宝箱):准时下班,晚上去吃一顿心仪已久的大餐。
你不再是被工作“推着走”,你是在主动“设计”你的节奏。
这种把“大怪兽”拆解成“小怪”来逐个击破的“掌控感”,会彻底治愈你的“拖延症”。
结语:你不是在“骗”自己,你是在“爱”自己
聊到这里,我想把视角,最终拉回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修行”上来。
我们花了半辈子,学习如何“强迫”自己,如何“鞭策”自己,如何用“理智”去压倒“情感”。我们以为,这就是“成熟”,这就是“自律”。
但我们都忘了,那个“贪玩”的、想要“即时快乐”的“原始大脑”,它不是我们的“敌人”,它也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它,就是我们内在那个“受伤的小孩”。
你越是鞭打它,它越是反抗。
而“游戏化思维”,本质上,不是一种“欺骗”,而是一种“和解”。
它是一种更高级的“爱”。是你那个“成熟”的、“理性的”自己,弯下腰,去“看见”并“拥抱”那个“贪玩的”、“脆弱的”自己,然后对它说:
“别怕,我知道这很难,我们换一种'好玩'的方式来搞定它,好吗?”
当你开始用“游戏”的心态,去“哄”着自己上路时,你会发现:
那个“更幸福的人”,并不是一个被“骗”出来的幻觉。
它,就是那个停止了“内在战争”、终于和自己“握手言和”的、最真实、最快乐的你。
- 互动一下 -
今天的“游戏攻略”,是否让你“灵感大爆发”?
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你打算为你人生中的哪一件“苦差事”,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游戏”?
写下你的“游戏策划案”,让我们一起,把这“枯燥”的人间,玩成一场“热血”的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