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继续推进海水淡化技术与产业发展 目前东大正在布局大力发展沿海地区省份进行海水淡化发展,进一步加大沿海淡水供给,如果技术持续发展,将能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利用。 目前国内淡水运用项目可分为五大板块,涵盖从水源到终端的全链条场景: 1. 水利基建与调水 • 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总里程超4 500 km,累计调水400多亿 m³,直接受益人口1.2亿。 • 流域治理:长江、黄河、淮河等干流堤防加固3.88万 km,清淤20亿 t;三峡、小浪底、大藤峡等水利枢纽投入运行。 • 城市防洪:重点城市设防标准100~200年一遇洪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 500余座。 2. 农业与农村用水 • 灌区建设:大中型灌区529处,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万 hm²,解决2 400万人饮水困难。 • 农村供水:完工工程1.8万处,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87%。 3. 工业与节水技术 • 循环用水:炼钢转炉改造可节水86%~90%;海水淡化为东部沿海城市提供“第二水源”。 • 再生水回用:污水处理厂回用率达20%以上,用于工业冷却、城市绿化。 4. 生态与环境用水 • 生态补水:白洋淀、洞庭湖、鄱阳湖等实施季节性补水,维持湿地生态水位。 • 水环境治理:太湖流域望虞河、大浦河等十项骨干工程完成,水质明显改善。 5. 休闲与新兴产业 • 水上运动:桨板、皮划艇、潜水等项目在淡水湖泊、河流广泛开展。 • 淡水养殖:池塘、水库、稻田综合种养,主产草鱼、鲢鱼、鲫鱼、小龙虾、大闸蟹等,产值超7 800亿元。 • 零碳淡水技术:海岛、乡村试点“太阳能+风能”海水淡化或雨水收集系统,实现离网淡水供应。 这些项目共同构成了“饮水安全—农业灌溉—工业节水—生态修复—休闲经济”的淡水综合利用体系,并持续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