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有一天,刘邦第五子刘恢刘恢,和王后吵了一架后,心里烦,就去了宠爱的董美人那里。可

有一天,刘邦第五子刘恢刘恢,和王后吵了一架后,心里烦,就去了宠爱的董美人那里。可一进门,他就发现董美人趴在地上,被人毒死了。 刘恢早年在梁国当梁王,日子安稳。按汉代制度,诸侯王可纳九位姬妾,董美人是他在梁国所纳,两人能一起弹琴聊经书,感情极深。 这份安稳,很快被吕后打破。 刘邦原本 “分封同姓诸侯王”,是想让刘氏子弟护佑皇室。 可吕后掌权后,这成了她打压刘氏的工具。她先对赵王刘如意下手 —— 刘如意曾差点抢了吕后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吕后记恨在心,最终毒死刘如意,还残酷折磨其母戚夫人。 刘如意死后,吕后把淮阳王刘友改封赵王,还硬塞给他一位吕氏王后。刘友讨厌王后,常和宠姬在一起,王后便诬告他 “谋反”。 吕后立刻召刘友到长安,派人围了他的住处,断粮断水,连侍从都被抓。史书记载,刘友最后 “探爵而食,悲歌而死”。 刘友的死讯传到梁国时,刘恢正和董美人聊《诗经》。他手里的竹简 “啪” 地掉在桌上,脸色惨白。董美人劝他:“梁国离长安远,或许能安稳。” 可她不知道,吕后早已盯上刘恢。 公元前 181 年,圣旨下来:“徙梁王恢为赵王,就国邯郸。” 刘恢接旨时手冰凉。他清楚赵国的凶险:一是挨着匈奴,常年打仗;二是前两任赵王都惨死,这里早成了刘氏的 “死亡陷阱”。他想推辞,却被吕后的使者厉声呵斥:“太后懿旨,岂容置喙?” 刘恢只能带着董美人和少数亲信去邯郸。刚进赵王宫,他就察觉不对 —— 侍卫眼神锐利,管事嬷嬷说长安口音,连婢女都打听他的言行,到处是监视的人。 更让他窒息的是吕后安排的新王后。她是吕后侄子吕产的女儿,当时吕产是相国,掌朝政大权。 王后一进府就宣布:“赵王起居每日上报,属官任免需经我过目。” 她还带来三百个吕氏亲信,管府库、看门禁,连董美人身边都有眼线。 有次董美人为刘恢弹《高山》,刚到高潮,婢女就闯来说王后要董美人去验绸缎。刘恢气得拍桌,却被董美人拉住:“忍忍,别为我惹祸。” 董美人从不多管政事,只在刘恢烦闷时弹琴、陪他写经书。吕王后故意克扣她的份例,让她冬天穿旧衣。刘恢偷偷送狐裘,董美人却退回来,附信说:“王后掌中馈,我不敢逾矩,怕连累大王。” 刘恢更愧疚了,常去董美人住处听她弹《南风》。可这份偏爱,成了吕王后眼里的挑衅。 矛盾终于爆发。一天春日,刘恢和董美人在亭中抚琴,董美人唱《关雎》,刘恢击节附和。吕王后突然带侍从冲进来,掀翻琴案,琴弦断了,麻雀惊飞。 “赵王好兴致!” 吕王后冷笑,指着董美人骂:“卑贱姬妾也配与诸侯同席?你藐视太后和吕氏!” 刘恢忍不住反驳:“董姬温婉,比你蛇蝎心肠强百倍!你是来监视我的,不是来作威作福的!” 吕王后嘶吼:“等着!没了吕氏,看你这赵王能当多久!” 七天后,吕王后派人找董美人,说要 “姐妹叙旧,备了薄酒”。董美人不安,却不敢违抗,临行前藏起刘恢送的玉佩。 进了王后宫殿,吕王后推过一樽酒:“前几日是我冲动,这杯赔罪。” 董美人推辞,吕王后沉脸:“怕我下毒?还是没把我放眼里?” 董美人只能喝下酒。片刻后,她肚子剧痛倒地,想说话却只能 “嗬嗬” 出声。吕王后居高临下:“你挡了我的路,早该除了!” 董美人最后望了眼窗外,随即断气。吕王后让人把她的尸体抬回住处,伪造 “暴病身亡”,还拿走玉佩销毁证据。 刘恢赶到董美人住处,见她趴在地上不动。他抱起她,发现她嘴唇发黑、身体冰凉 —— 已经死了。 刘恢 “噗通” 跪下,抱着尸体发抖,呜咽着问:“是谁害了你?” 侍卫们都低着头,没人敢应声。 这时,他摸到袖中董美人早上塞的纸条,写着 “王后善妒”。他瞬间明白,拔剑就要找吕王后,却被侍卫拦住:“王后令,赵王需静养,不准见人。” 刘恢嘶吼:“我是赵王!你们敢拦?” 侍卫却答:“只听王后号令。” 刘恢彻底清醒 —— 自己就是吕后的囚徒,连报仇的权力都没有。 之后,刘恢成了行尸走肉。他想联系长安旧臣,信件被截;想调邯郸卫兵,却知兵权早被吕产收回。董美人的琴声仿佛还在耳边,眼前却只剩空屋冷案。 一天夜里,刘恢拿出董美人的琴弦,在房梁上打结。他写下绝笔:“吕氏专权,王不能保所爱,生亦何欢?” 二十八岁的他,上吊自杀了。 消息传到长安,吕后不仅不怜悯,还拍案大怒:“为个妇人自杀?懦弱!不配当刘氏子孙!” 她当即废除赵国封国,不准刘恢后人继承爵位。 当时朝堂上,没人敢为刘恢说话。吕氏党羽遍布,连丞相陈平都只能 “隐忍待变”。 直到后来诸吕之乱平定,汉文帝即位,才追谥刘恢为 “赵共王”,但赵国封国再也没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