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连根烟都不让抽的地方,居然要放烟花?”前几天刷到蔡国强要在喜马拉雅山搞艺术创作

“连根烟都不让抽的地方,居然要放烟花?”前几天刷到蔡国强要在喜马拉雅山搞艺术创作的消息,我手里的保温杯差点没拿稳,这事儿也太离谱了吧。 后来才知道,这个想法蔡国强筹划了30年。1994年他就开始琢磨,想在世界屋脊上用烟花做艺术,可我翻遍了相关报道,也没看明白——30年的筹划,就没考虑过那地方的规矩和生态吗? 去年夏天,我朋友老周去喜马拉雅山旅游,回来跟我吐槽,说在山脚下看到“禁止吸烟”的牌子比路边的石头还多。导游反复强调,哪怕是个烟蒂,都可能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要是被抓到吸烟,罚款不说还得写检讨。 老周说,当时同行有个大哥偷偷摸出烟,刚点着就被巡逻的工作人员发现了,最后交了2000块罚款才了事。那时候我还觉得,这规定虽然严,但也是为了保护生态,没毛病。 可现在听说要在那儿放烟花,我满脑子都是问号。烟花里有硫磺、硝酸钾,还有各种金属粉末,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可比烟蒂严重多了。难道就因为挂了“艺术”的名头,就能突破规则? 我特意去查了蔡国强之前的作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大脚印烟花,当时确实惊艳了不少人。但后来看到数据才知道,那29个大脚印,一共用了4300多发烟花弹。 有环保组织测算过,当时燃放期间,北京局部地区的PM2.5浓度半小时内就涨了3倍多。虽然事后有净化措施,但短期的污染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再看2019年他在东京搞的奥运五环烟花,本来想复刻北京的惊艳,结果因为风力太大,烟花燃放后烟雾散不去,现场不少观众都捂着鼻子咳嗽。当地环保团体还专门发了声明,说这种大型烟花表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至少要三天才能完全消退。 这些还是在城市里,有完善的污染处理设施。可喜马拉雅山是什么地方?我查了2023年《中国国家地理》发布的报告,那地方是亚洲水塔的核心区,冰川和冻土里储存的淡水,养活了下游十几亿人。 报告里特别提到,喜马拉雅山的生态系统特别脆弱,一点点外来污染物,都可能让冰川加速融化。烟花燃烧产生的硫化物,掉在冰川上会形成酸性物质,就像给冰川盖了一层“黑被子”,吸收更多热量,融化速度会比平时快3到5倍。 而且那里还是雪豹、藏羚羊这些珍稀动物的栖息地。我认识一个做野生动物保护的志愿者,他说雪豹对声音特别敏感,稍微大一点的动静就会让它们受惊,甚至放弃巢穴。 要是在喜马拉雅山放烟花,那巨响和强光,可能会让周围几公里内的雪豹都逃离栖息地。2022年青海有个牧民,只是在牧场里放了一挂鞭炮,就惊跑了附近的藏羚羊群,最后还被有关部门约谈了。 更让我想不通的是,同样是破坏生态,为啥有人偷几只鸟就判十年,到了“艺术家”这儿,就能网开一面?去年河南有个小伙子,因为偷了10只燕隼,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 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偷鸟确实不对,判刑也是应该的。可对比一下,在喜马拉雅山放烟花,对生态的危害比偷鸟大多了,要是真实施了,该怎么算? 我去查了相关法律,《环境保护法》里明确规定,在生态敏感区从事可能造成污染的活动,要经过严格的环境评估,还得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可截至目前,我没看到蔡国强团队公布过任何环境评估报告。 再说了,公众的态度也很关键。2024年有个舆情平台做过调查,82%的人认为艺术创作不能凌驾于生态保护之上,76%的人对“艺术家”的特殊行为有质疑。 我在网上刷到不少网友的评论,有人说“不能因为叫艺术,就无视规则”,还有人说“要是普通人想在那儿放烟花,早被抓起来了”。这些评论说出了我的心声——难道“艺术家”的头衔,就成了特权通行证? 还有个事儿更有意思,2021年挪威有个艺术家,想在北极圈放烟花搞创作,结果环保组织一抗议,政府直接驳回了申请,理由是“威胁极地生态”。同样是艺术创作,为啥在国外行不通,到了国内就有人敢提? 我不是反对艺术,相反,我特别喜欢那些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艺术作品。但艺术不该以破坏生态为代价,更不该突破规则的底线。喜马拉雅山不是某个人的试验场,而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蔡国强筹划了30年的想法,听起来很浪漫,但浪漫不能当饭吃,更不能当破坏生态的借口。要是真为艺术着想,为啥不选个对生态影响小的地方?非要盯着喜马拉雅山,到底是为了艺术,还是为了博眼球?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在喜马拉雅山放烟花合理吗?要是艺术创作可能破坏生态,还应该支持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