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10月9日讯10月4日,41岁的外卖员芦寒因心力衰竭永远停下了奔波的脚步,按照他的遗愿,家属将其遗体捐献给武汉市红十字武大医学院,眼角膜捐献给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
医务人员向芦寒遗体告别。
芦寒的家在汉口一条老旧的巷子里。多年来,他与75岁的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年事已高,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整个家庭重担,早早地压在芦寒肩上。送外卖,是他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芦寒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外,平均每天要完成上百单外卖派送。尽管生活从未轻松,但他总是说“日子会好的”。
“他在家很听话。”芦寒的父亲说,芦寒性格内向,平时接触的人不多,但内心非常柔软、善良,总想着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同事们的眼中,芦寒“话少心善”,总在力所能及处帮助他人:雨天主动为老人送餐上楼,替同事顶班毫无怨言,甚至将顾客遗落的贵重物品冒雨送回……
去年6月,芦寒被确诊因甲亢引起心力衰竭。这个消息对于本就拮据的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后一年多,父子俩辗转多家医院求医,但疗效欠佳,芦寒身体每况愈下。正是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愈发坚定:他要尽最后的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当了解到眼角膜捐献可以让他人重见光明时,他没有犹豫,在病榻前郑重地签署了遗体角膜捐献志愿书。
“他做出这个决定,我们都能理解,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芦寒的父亲声音哽咽着说,这是儿子善良天性的自然流露。
10月4日,芦寒永远闭上了双眼,生命定格在41岁。儿子走了,父亲想着芦寒生前念念不忘的愿望,联系上武汉市红十字会实现儿子遗愿。“这是他最后的心愿,我一定要帮他完成。”这位75岁的老人如是说道。
经专业评估,芦寒的双眼角膜质量良好,符合临床移植条件,将至少帮助两位生活在黑暗中的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芦寒的遗体被郑重地送往武汉大学医学院,将成为一名“大体老师”,为医学教育事业贡献最后的力量。
(通讯员彭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