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不少四川网友的手机突然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屏幕上弹出的红色预警让人心头一紧地震来了!这一次,震中位于甘孜州新龙县,距离成都400多公里。[紫薇别走] 新龙县城的便利店老板王先生后来回忆说,地震发生时他听到地下传来轰隆隆的闷响,整个人都懵了,紧接着货架开始剧烈晃动,矿泉水、方便面哗啦啦地往下掉。 最让人欣慰的是,很多人在真正感受到震动之前,就已经收到了预警,新龙县21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提前11秒收到警报,老师们迅速组织孩子们按照平时演练的路线疏散。 远在成都的市民,竟然获得了整整105秒的预警时间!这意味着当手机响起警报时,地震波还在大山里传播,不少成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手机截图,纷纷感叹科技的力量。 四川省地震局就启动了四级应急响应,工作组火速赶往震中,甘孜州森林消防支队249名救援人员在新龙县消防救援大队完成集结,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帐篷睡袋全都备好,随时准备出动。 但这次传来的后续消息让所有人松了口气经过连夜排查,震中区域的电力、交通、通信都正常运转,暂时没有人员伤亡或房屋倒塌的报告。 新龙县所在区域的抗震设防烈度是7度,这意味着建筑物在设计时就考虑了抗震需求。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专家们也在第一时间给出了研判结果,近几日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这个结论让很多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救灾,难度可想而知,空气稀薄,救援人员稍微动作快一点就会气喘吁吁,对人员体力和装备都是严峻考验,所以专业队伍必须轮换作业,避免高原反应影响救援效率。 对于生活在地震带上的居民来说,日常的准备和演练就显得格外重要,据了解,震中区域的每个村落都安装了地震预警终端,县里也会定期组织村民进行应急疏散演练。 专家建议,如果遇到地震,首先要保持冷静,就近寻找结实的桌子或床底躲避,双手护头,如果在室外,要迅速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蹲在开阔地带。 网友热议: “现场报告厅” 距离震中较近的理塘、雅江等地网友普遍表示“震感强烈”或“震感明显”,甚至有人描述“火车上一直在摇”。 “毫无感觉,很可能实际测出来上不了5”,“冰火两重天”的体验。 “电视突然弹窗预警,虽然没震感,但科技感拉满了!”。 这次地震,你从哪里获取的第一手消息? 是手机预警APP、电视弹窗,还是家人的一声惊呼?如果你是震区居民,你觉得日常防震演练中最需要加强的是哪个环节,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或建议! 官方信源:四川省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