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不就多雇10个犯罪前科的人吗?至于全网夸成这样?”前几天刷到于东来录用刑满释放

“不就多雇10个犯罪前科的人吗?至于全网夸成这样?”前几天刷到于东来录用刑满释放人员的新闻,我随口跟我爸吐槽,没想到他放下手里的茶杯,盯着我问:“你知道这些人找工作有多难吗?” 我爸今年58岁,在社区做了十年调解,见过不少刑满释放人员的困境。他说有次帮一个叫老周的人找工作,那人40岁,出狱后想找个保安的活,结果面试了七家公司,都卡在背调那一步。 “最后有家小超市愿意要他,结果老板知道他的经历后,第二天就把他辞了。”我爸叹着气说,“老周后来跟我说,他连扫大街都试过,人家一听他有案底,连面都不愿意见。” 我这才有点懵,追问我爸:“就不能找个不用背调的活?”我爸摇摇头,给我算了笔账:“没技术没学历,打零工一天赚个百八十块,房租水电一扣,连吃饭都不够。你说他想好好做人,可肚子饿的时候,能撑多久?” 后来我查了2024年的《中国刑满释放人员就业现状报告》,才发现老周的情况不是个例。报告里说,超78%的刑满释放人员求职时会因为案底被拒,30到45岁的人平均要找八个多月的工作,还有23%的人因为找不到活,最后又走了老路。 这时候我才明白,于东来多招的这10个人,不是简单的“加名额”。我爸给我模拟了一个场景:假如你是其中一个人,揣着简历跑了半个月,鞋底都磨破了,每次面试都像等着被审判,突然有人告诉你“留下来吧”,你会是什么感觉? 更别说于东来还做了两件事。一件是预支工资,另一件是帮忙租房子。我特意去查了胖东来的过往案例,发现他们从2018年就开始招刑满释放人员了,第一次招了5个人,还专门配了“师傅”带他们。 2022年有个叫张某的员工,刚入职就说家里老人生病要花钱,于东来直接让财务预支了他三个月工资。现在张某已经成了门店组长,还介绍了两个同乡来上班,都是没案底的普通人。 截至2024年,胖东来一共招了80多个刑满释放人员,没有一个再犯事的。对比那些只喊“给机会”,却连基本保障都不给的企业,于东来这波操作,根本不是“做慈善”,是真的在帮人扎根。 我还看到于东来在采访里说过一句话:“做生意先做人,不能让想回头的人没路走。”这话不是空的,胖东来对普通员工也够意思。2020年疫情的时候,他们不仅没裁员,还发了疫情补贴,员工工资比同行业高40%。 2023年他还公开说,企业利润的30%要用来给员工发福利。反观有些公司,连员工社保都不交,更别说给刑满释放人员机会了。这么一对比,于东来的“侠气”不是装的,是刻在经营里的。 现在国家也在推支持政策,2024年发改委联合几个部门发了文件,说接纳刑满释放人员的企业能拿税收减免和社保补贴。有些省份还搞了“一人5000块”的补贴,已经有200多家企业参与了。 但政策是政策,愿意真金白银投入的企业还是少。就像我爸说的,大部分老板怕担风险,怕员工出问题影响生意,可于东来不怕。他甚至没要求这些人“必须怎么样”,只说“好好干就行”。 我想起之前刷到的一个视频,有个刚入职的刑满释放人员,在胖东来仓库里搬货,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卖力,他说:“于老板没把我当外人,我要是偷懒,都对不起他给的这份信任。” 这时候我才彻底懂了,于东来做的不是“雪中送炭”,是“搭桥”。他给这10个人搭了一座回社会的桥,桥的一头是过去的错误,另一头是能吃饭、能抬头做人的日子。 之前我总觉得“侠之大者”是电视剧里的情节,现在才知道,真正的侠义,是在别人走投无路的时候,递上一碗热饭,说一句“慢慢来”。于东来多招的10个人,背后是10个家庭的希望,也是10个“重新做人”的可能。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企业应该给刑满释放人员机会吗?如果是你开公司,会愿意招这样的员工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