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女子一时兴起,花 500 元买鸵鸟仔养,结果,死的死,伤的伤,只留下一只。那是 2021 年春天的乡镇集市,她跟着邻居去买菜籽,路过一个卖珍禽的摊位,看到雏鸵鸟缩在纸箱里,绒毛像晒干的蒲公英,摊主说 “这鸟长不大,养着玩正好”,她没多问就付了钱,连怎么喂都没打听清楚。后来几只雏鸟陆续精神变差,有的拉白便,有的站不稳,她赶紧骑车去镇上的畜牧兽医站找王医生,王医生检查后说 “雏鸵鸟在 3 月龄内体温调节差,环境温度低于 18℃就容易得肠炎,你这棚舍没保温,救不回来了”,她听了眼睛都红了,只剩的那只也蔫蔫的,她就把自己的电热毯铺在棚舍里,晚上守着看温度。从那以后她不敢怠慢,特意去县农业局领了本《珍禽养殖入门手册》,里面写着雏鸵鸟每天要喂 5 次易消化的饲料,她就每天早起用小米粥拌熟蛋黄,中午扛着镰刀去河对岸的草地割黑麦草,手册说黑麦草的粗纤维能帮幼鸟护肠胃,她还特意把草切碎了再喂。转眼到 2022 年秋天,那只鸵鸟已经长到 1.5 米高,院子里原来的木篱笆拦不住它,它总把头伸到墙外啄邻居家的菜,她只好请人把篱笆加高到 2.5 米,还在地面埋了半截铁丝网,怕它刨土跑出去,邻居李婶路过总笑 “你家这鸟快赶上长颈鹿了”。2023 年冬天,村里收粮的张师傅来借秤,她顺便给鸵鸟称了体重,鸵鸟站在磅秤上不老实,踢得秤杆晃来晃去,最后稳住时显示 203 斤,她笑着说 “得减去它刚吃的两斤玉米,算 201 斤吧,比我老公还重 40 斤呢”,现在每次喂料都得用家里最大的洗衣盆,一顿放半盆玉米粉加一筐草,算下来才花两三块。去年 11 月,邻村开餐馆的刘老板开着面包车来,手里拎着两箱白酒,从包里掏出一沓现金说 “给你 9000 块,我想做‘鸵鸟宴’,保证卖得好”,她当时正给鸵鸟喂苹果块,鸵鸟把头靠在她胳膊上,她赶紧把钱推回去 “这鸟通人性,我难过的时候它会用头蹭我手,怎么能卖去吃肉”,她老公也在旁边说 “多少钱都不卖,这是家里一口子”。有个湖北的网友刷到她发的鸵鸟视频,特意私信跟她聊,说自己 2023 年春天买了两只玄凤鹦鹉,商家说很好养,结果鹦鹉后来下了蛋,她没精力照顾,最后送给了花鸟市场的老板,现在看她养鸵鸟三年不放弃,特别后悔当初没坚持,还问她冬天怎么给鸵鸟保暖。2023 年 12 月,县畜牧局的陈工作人员上门排查养殖安全,看到她的棚舍里有专门的饮水槽和食槽,地面铺了防滑的细沙土,还装了通风扇,陈工作人员说 “你这圈舍符合《农村畜禽养殖环境卫生标准》,市里下个月有特色养殖培训,我帮你报个名,能学更多技术”,她不好意思地说 “就是随便养着玩,没想到还能学技术”。现在这鸵鸟成了村里的 “活宝贝”,每天下午 4 点多,村里的小孩放学就往她家跑,有的揣着面包屑,有的拿着玉米粒,鸵鸟会伸长脖子轻轻啄小孩的手心,不会用劲,有个叫妞妞的小女孩还画了幅鸵鸟的画,上面涂着黄色的绒毛,她把画贴在自家堂屋的墙上。今年 1 月,镇上文旅站的工作人员来找她,说村里在搞乡村旅游线路,建议她搞个 “鸵鸟喂食体验”,每次收 5 块钱,既能让游客热闹热闹,也能补点饲料钱,她没立刻答应,说 “先试试周末让亲戚家的孩子来,看看鸵鸟怕不怕生人,别吓着它”。你们要是养了这种 “越养越超出预期” 的宠物,会像她这样一直用心照顾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