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女子全家人来杭州良渚文化村玩,发现地面车位停满,于是把电动车开到充电专用位,不料女子回来后,发现车子被锁,扫码一看,竟然提示她要交80块占位费,女子觉得不合理,于是她找充电工作人员理论,没想到工作人员却回应:充电免停2个小时,超时收费,现场有非常明显的提示。无奈之下,女子找到了媒体,事情被推上风口浪尖。 信息来源:1818黄金眼 国庆那会儿,程女士全家开车去良渚文化村玩。 到景区才发现地面车位全满,她也没多想,就把自己的电动车开进了充电专用位。 她想着反正不充电,就图个方便。 谁成想,玩了三四个钟头出来,前后轮被中间一根“地锁”给架住了,车拧了半天火都发不出来。 扫码一看,提示要交80块占位费。前面停车场那10块已经交了,还有如果她真充电,还得交电费。 程女士当场就炸了:“我根本没充电啊!也没占两小时以上,凭啥收我80块? 要是有人提醒我,或者地锁一开始是升着的,我自己扫码降锁都行,谁受得了这被动锁车的体验?” 充电站工作人员拽得很:“系统规定,充电车辆前两小时免费,超时后按每分钟1元计费,封顶120。 地锁默认降下,等你超过两小时没走,就自动升起来锁你。 场地柱子和地面都写了‘充电专用车位,超时锁车收费’,扫码还能看到详细说明,这叫‘无可规避’的提示。” 程女士说,这提示牌根本没那么显眼,也没人跟她说句‘超时会锁车’。 再说,这和特斯拉的做法根本不一样。 特斯拉充电位默认锁起,得先扫码才能降锁,司机是主动行为,心里有数。 这里是先让我停进去,后面才锁车,体验跟被罚没区别。 不干不行的程女士直接找上了媒体,事情才被推上风口浪尖。 运营方也不好硬扛,对着镜头一顿解释后,私下打电话说:“6号上班后,把你的80块全退给你。” 可收费规则他们依旧甩锅说不打算改,只答应以后把提示做得再醒目点。 网上看评论,分成两派。 支持的一说,充电位被油车或者不充电的电车常年霸占,高峰期还有真需要充电的排队,只有用钱刺激才能让位子跑起来。 反对的一说,再合理也得先把人提醒清楚,要不就是‘闷声割韭菜’,真应该把地锁模式改成默认锁起、扫码降锁,或者加个语音和短信提醒。 律师也出来插了一脚:只要运营方在显眼地方明示收费标准和锁车方式,而且价格经过市场监管备案,就属合法。 但企业也有持续优化告知的义务,别让消费者没办法选择就被罚,这样才不至于天天引争议。 这件事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去公共充电位前,一定要先看看地上或者柱子上的提示牌,最好提前扫码瞅一眼收费规则,不要图省事就随意停。 运营方也得想办法,让人一进位就知道可能产生的费用,别等到“咣当”一声地锁升起来,人都傻眼了才后悔。 最后,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反正去充电的专用车位一定要看清楚,多留个心眼,预防踩坑,否则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