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北京朝阳首期“火星计划”训练营即将结营。训练营招引落地企业24家,预计引入注册资本2.4亿元,推荐114个创新项目登陆ITEC全球创业赛。训练营首次采取全覆盖通识教育、全学段渐进培养、自愿报名竞争过关的培训方式,吸引千余人报名,158人入营学习,75人进入实践闯关。
朝阳区持续创新年轻干部选育管用机制,即将推出“菁英朝阳”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计划。
亮点1
训练营探索年轻干部培育新方式
作为专门针对年轻干部、以专业能力提升为目的的战略性人才培养项目,“火星计划”训练营首次采取全覆盖通识教育、全学段渐进培养、自愿报名竞争过关的方式,旨在培养训练讲政治、懂专业、善学习、肯开拓的青年人才,探索年轻干部培育新方式。
“火星计划”训练营新在哪?训练营对接市场化选人育人理念,参考MBA课程体系,选人不论出处、不看层级,只要有专业兴趣的“90后”干部均可报名;培训过程中贯穿考核评估、竞争筛选,逐轮进阶。
4月中下旬,“火星计划”训练营公开招募到1022位报名者,经综合考虑基础素质、参训意愿、专业潜力及培养紧迫性等情况筛选,选出158人,晋级率15.5%。
5月8日开营至7月初,利用工作日晚间和周末,来自市场一线和政府部门的32名资深导师对学员进行了100个学时的通识培训,全面夯实学员的经济知识体系。
从课程内容设置看,训练营的授课内容紧贴区域高质量发展、服务产业和市场的用意,授课人为有实际问题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公共部门负责人能够提供方法,而不只是纸上谈兵。
亮点2
推荐114个项目登陆ITEC全球创业赛
“火星计划”训练营不仅仅是思维的锻造,还有实践的挑战,学员们围绕产业升级、业态创新与应用场景等专题,形成堵点调研报告77份、产业献策报告25份;以专业视野推荐114个创新项目登陆ITEC全球创业赛,招引落地企业24家,预计引入注册资本2.4亿元,将经济课堂开进企业,延伸到市场。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提升经济思维能力是锻造干部队伍的必修课。朝阳是首都经济大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我们的年轻干部更要懂经济、善学习、肯开拓。”朝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训练营跟班考察情况,综合考虑干部学习经历背景、专业素养、发展潜力,推进“四个一批”,即:向产业部门补充一批,在经济岗位重用一批,产业部门间交流一批,到市场一线锻炼一批。
亮点3
“菁英朝阳”计划将打通年轻干部培养链条
一直以来,朝阳区委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将青年骨干培养、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推动建立“选育管用”有机衔接、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基于“火星计划”训练营与市场接轨、与发展接轨的实践探索,朝阳区将推出《“菁英朝阳”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计划》。
《计划》聚焦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设计,结合干部成长规律,分阶段推进培养,将入职最初5至6年作为年轻干部培养关键期,坚持分类培养理念,对干部设定专业型、综合型两种成长赛道分别培养。
对于入职第一年、处于适应期的干部采取“双导师”传帮带。对进入筑基期的,则突出基层实践锻炼和工作作风养成。到提质期阶段,坚持分类培养理念,对干部设定专业型、综合型两种成长赛道分别培养;将针对专业型成长赛道,建立“基础强化+前沿拓展+实战应用”的专业培训课程体系,实现从基础知识更新到知识广度拓展,再到专业领域深耕的全学段渐进培养。到跟踪期,将通过综合评估,建立“优轻库”动态管理,实施分级分类长期培养。《计划》还提出,将深化“火星计划”训练营等培养项目,通过领题调研、案例分析、实战演练等培训方式,促进干部认知拓展和专业能力跃升。
“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套年轻干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的体系,更好地推动选育管用结合,促进干部全周期渐进培养,提升干部综合能力,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朝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