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正式宣布 从10月14日起,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美国将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征收额外费用。 这哪是征收费用,分明是赤裸裸的针对性打击!三类收费标准藏着满满的算计:中资拥有的船每净吨收50美元,中国造的船按更高标准收,滚装船也逃不掉每净吨14美元。 更狠的是缴费规则,必须提前通过美国平台支付,交不上就不让装卸放行。判定是否缴费的锅还甩给了船舶运营方,这操作真是霸道到极致 。 咱先算笔明白账,一艘普通的中资货轮净吨怎么也得有几万吨,按50美元一净吨算,光这笔额外费用就得几百万美元。这钱最后谁来扛?还不是得摊到进出口商品上,美国消费者买中国生产的衣服、家电要多花钱,中国企业出口成本涨了,竞争力也得受影响。等于说美国这招是把“打击成本”两头分摊,自己倒成了稳赚手续费的中间方,算盘打得全世界都能听见。 最让人觉得不合理的是“中国造的船按更高标准收”这条。现在中国造船业的实力摆在那,不管是散货船还是集装箱船,全球市场份额早超过40%,不少美国企业自己也在用中国造的船。现在突然加钱,等于故意给中国造船业“使绊子”,想逼那些原本选中国船舶的客户转向欧美厂商。可问题是,欧美造船产能早就跟不上了,真这么搞下去,美国国内的物流时效、货运价格都得受影响,最后坑的还是自己人。 再说说那个“提前通过美国平台支付”的规则。这平台是谁运营的?收不收手续费?数据安全怎么保障?美国一句没提,只要求必须用它的平台,这不就是变相把中国航运企业的资金流、货运信息攥在自己手里吗?万一哪天美国心情不好,随便找个“支付延迟”“信息不符”的理由卡脖子,船就只能在港口外飘着,每天的滞港费、燃油费都是不小的开销。这种“卡脖子”式的规则,哪里是收费用,分明是想掌控中国航运的命脉。 还有那个“判定是否缴费的锅甩给船舶运营方”的操作,更是不讲理。一艘船可能涉及多个股东,有的中资占股多,有的只是少量投资,怎么界定“中资拥有”?中国造的船如果被第三方公司租去用,算不算“中国运营”?这些模糊的标准全让运营方自己判断,判对了还好,判错了就是罚款、扣船。美国自己不想承担判定责任,把风险全转嫁给企业,这种霸道逻辑,在国际贸易规则里根本站不住脚。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这波操作根本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是冲着中国的航运业和制造业来的。这些年中国远洋航运船队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海上丝绸之路越走越宽,美国眼看自己在全球航运领域的主导权受到挑战,就想靠加费用、设规则的方式打压中国企业,保住自己的霸权地位。可现在全球供应链早就深度绑定,中国制造业、航运业出问题,全球产业链都会跟着受影响,美国想“独善其身”,根本不现实。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美国加征港口费 美征收关税 美国港口费 美国航运新规 中国对美国关税 美国对华征关税 美国海运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