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全球制造业PMI微降至49.7%:亚洲扩张成主要支撑,欧美复苏遇阻 2025年9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49.7%,较上月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在49%-50%的区间内波动,显示全球制造业仍处于微弱收缩状态,复苏动能不足。 区域表现分化:亚洲领跑,欧美承压 全球制造业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亚洲成为唯一保持扩张的主要区域,而欧美则持续承压。 • 亚洲:稳定扩张,发挥引擎作用 亚洲制造业PMI维持在50.9%,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扩张态势。这一表现背后,区域贸易合作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亚洲供应链韧性持续凸显。 • 欧洲:复苏中断,重回疲软 欧洲制造业PMI降至49%,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8个月的环比上升走势。德国、英国、法国等主要国家PMI均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显示欧洲制造业恢复的稳定性有待提升。尽管三季度整体恢复力度好于二季度,但9月数据表明复苏进程遇阻。 • 美洲:持续收缩,弱势难改 美洲制造业PMI为48.9%,虽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区间,三季度基本延续二季度的弱势恢复趋势。美国、加拿大、巴西等主要经济体PMI均低于荣枯线,需求疲软与成本压力并存。 核心制约因素与未来展望 当前全球制造业复苏乏力,主要受多重因素制约。一方面,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扰动,全球市场需求增长偏弱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改变;另一方面,部分经济体面临“通胀-增长”平衡难题,如美国制造业需求侧不稳定、企业用工低迷,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节奏存疑,而欧元区虽通胀可控,但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突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虽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3.2%,但仍维持长期增速放缓的判断。在此背景下,科技创新驱动、供应链韧性提升及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各国推动制造业稳定恢复的关键抓手。全球制造业实力 全球制造业 制造业景气度 中国制造业指数 中美制造业 制造业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