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正式宣布 从10月14日开始,所有和中国有关系的船都要交一笔天价“过路费”。 这钱算得人心惊肉跳。一条中国公司拥有的1万标箱集装箱船,停一次美国港口就要多交300万美元。到2028年,这笔钱会涨到840万美元。每次进港都像往海里扔一栋豪宅。 老牌航运企业中远海运第一个挨刀。它和东方海外两家,每年要多付15.3亿美元。这笔钱能买20架空客A320客机,现在只能白白送进美国海关的口袋。 这事儿最离谱的是“和中国有关系”的界定,简直把网撒得比渔网还大。美国海关直接把标准分成了三档: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船要交50美元一净吨,中国造的船按18美元一净吨或120美元一个集装箱算(哪个贵按哪个收),连外国公司用中国造的汽车运输船都要被额外收费。等于说不管船是谁在开,只要“出身”是中国或者“老板”是中国的,都得被薅羊毛,这明摆着就是针对性的歧视政策,完全不把WTO的非歧视原则放眼里。 更狠的是这收费还带“步步高升”的。2025年刚开头是50美元一净吨,到2028年就蹿到140美元了,集装箱的收费也跟着翻倍涨到250美元一个。按这节奏,过两年一条大船停次港的钱,说不定能买半艘新的小船。美方嘴上说这是为了重振本土造船业,可大家都清楚,美国造船成本是中国的5倍,1万标箱的船在中国造只要1.2亿美元,美国造就得花6亿。就算把中国船都挡在门外,本土企业也压根接不住这么大的缺口,不过是找个借口抢钱罢了。 这钱看似是船公司掏,最后埋单的其实是美国人自己。行业里早算过账,这额外收费相当于给中美贸易加了4%的关税。美国超市里的衣服、家电大多是中国货,船运成本涨了,进口商肯定得把差价加在售价上,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更倒霉的是美国农场主,他们60%的农产品都要靠海运出口,船费涨了,利润直接被削掉一大块,本来就不好过的日子更难了。 那些跨国航运公司倒是能耍点“小聪明”。像马士基、赫伯罗特这些企业,早就开始把中国造的船调到其他航线,换些非中国造的船跑美国线,成本影响能降到最低。可中国船公司没这么灵活,中远海运就算想调整,手里那么多中国造的船也没法一下子换掉,只能硬扛。有意思的是,中远海运已经放话,美国航线的服务会照常维持,但后续会不会通过运费把成本转出去,还不好说 。 美国自己的港口也快扛不住了。洛杉矶港已经出现“大船绕行、小船拥挤”的情况,10月的吞吐量预计要降12%。要是真有船因为没交够钱被拒绝装卸,感恩节的商品库存可能要少15%到20%,到时候货架空空,美国人过节都得受影响。更别提港口的物流岗位了,船少了,装卸、运输的活儿也跟着少,本来就紧张的就业市场又要遭一波冲击。 咱们这边也不是坐以待毙。9月底就修订了《国际海运条例》,明确说了要是别的国家搞歧视,咱们也能收对等费用,甚至限制对方船舶进港。现在还在联合欧盟、日韩这些受影响的伙伴,准备在WTO告美国一把,质疑这政策的合法性。船东协会也在牵头搞“国际航运公平联盟”,拉着全球20多家主要船东一起抵制这种单边限制。 说白了,这事儿就是美国想靠耍横保护本土产业,结果没算明白账,把自己人也套进去了。航运业讲究的是互利共赢,靠这种歧视性政策搞垄断,最后只会把自己的市场搞僵。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美国加征港口费 美国港口费 美国航运新规 美国海运新规 美国征税进港费 海运停泊费 美国港口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