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000年,姜昆在国外偶遇已经出家的李娜,出于好奇,姜昆问她到底为什么出家?令他

2000年,姜昆在国外偶遇已经出家的李娜,出于好奇,姜昆问她到底为什么出家?令他万万没想到,李娜说了一句话,让自己愣在原地半天没想明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0年的一个下午,姜昆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座寺院里,遇见了一个让他震惊的人,那个穿着灰色僧袍、低头扫地的身影,竟然是三年前还站在万人舞台上的歌手李娜。   当年那个用《青藏高原》征服全国观众的女人,此刻正安静地清理着庭院里的落叶。   姜昆站在原地看了很久,最终还是走上前去,两人在寺院的茶室坐下,他终于问出了那个憋在心里的问题:你到底为什么要出家?   李娜抬起头,神情平静得像面前那杯白开水,只说了一句话:我不是出家,我是回家了,这句话让姜昆愣住了,回去后想了很久都没琢磨透,一个正当红的歌手,怎么会把削发为尼说成是回家呢?   很多人只记得李娜在舞台上的光芒,却不知道这个女人从小就没过过顺心日子,她本名叫牛志红,五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拉扯着她和妹妹,靠微薄的工资勉强度日。   邻居的闲言碎语和生活的窘迫,让这个小女孩早早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她唯一的快乐就是唱歌,母亲咬着牙供她学音乐,13岁时她考进了河南戏曲学校。   那时候的李娜并不是天才型选手,但她比别人都拼,别人练三遍的动作,她练十遍,毕业后她留在剧团演豫剧,19岁就拿了省里的表演大奖。   但戏曲演员的工资实在太低,她还要补贴妹妹上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80年代末流行音乐开始火起来,李娜一咬牙辞了工作,只身去了深圳闯荡。   在深圳那几年她过得很苦,白天打工晚上练声,攒够了路费就去北京参加比赛,1988年的"如意杯"歌手大赛让她终于出了头,拿了冠军。   接下来的几年简直像开了挂,《好人一生平安》《青藏高原》这些歌一首接一首地火,她成了能跟毛阿敏、韦唯并列的一线歌手,十年时间,她从一个郑州的穷丫头变成了全国闻名的歌星。   按理说这样的人生已经算是逆袭成功了,但李娜却越来越不快乐,演出多到她嗓子都哑了,靠吃药硬撑着继续唱,飞来飞去地赶场子,彩排、录音、采访,一天到晚没个停。   音乐本来是她最爱的东西,现在却成了压在身上的一座山,更糟糕的是,她在感情上也栽了跟头,爱上一个有家室的同行,最后伤心收场。   娱乐圈里的那些事更让她心累,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每个人都戴着面具生活,她开始失眠,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有朋友建议她练气功调养身体,结果因为方法不对,反而把自己练出了问题,到1997年的时候,李娜已经快撑不下去了。   那年她去张家界散心,在山里住了一段时间,清晨的鸟叫、傍晚的炊烟、村民们简单的笑容,这些平凡的东西反而让她感到久违的放松。   她一冲动就在天门山建了个小屋,打算就这么隐居下去,但这种平静没持续多久,她下山后做了一个更彻底的决定,直接去了五台山剃度出家。   消息传出来后,整个娱乐圈都炸了锅,歌迷们跑到寺庙去劝她,记者们守在山门口想采访,本来清净的寺院被搅得乱七八糟,李娜没办法,只能跑到美国的一座寺庙继续修行。   她母亲一开始急坏了,飞到美国想把女儿劝回来,这个曾经以女儿为傲的母亲,怎么也想不通好好的明星不当,为什么要去当尼姑。   但在寺庙住了一段时间后,母亲慢慢看出了些门道,她发现女儿打坐诵经的时候,眼神里有种从未有过的安宁。   那种安宁不是装出来的,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平静,最后这位母亲做了个决定,留下来陪着女儿一起生活。   到现在李娜出家已经二十多年了,她每天的日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早上起来诵经,吃过早饭打坐,下午干点寺庙里的活,晚上继续修行。   2022年有人在美国寺庙见过她,拍了几张照片,照片里的她穿着旧袈裟,头发花白,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那个曾经在聚光灯下唱《青藏高原》的女人,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修行者。   回头想想李娜说的那句"我是回家了",其实并不难懂,对她来说,那些年在舞台上的光鲜亮丽,反而是漂泊流浪。   真正让她心安的,是这座寺庙里的钟声、青灯和简单的生活,她用了十年时间爬到山顶,又用后半生的时间走下来,这条路对不对,只有她自己知道。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凤凰网——揭秘歌手李娜出家真相 事业高峰期曾抑郁失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