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快讯 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委内瑞拉反对派领袖玛丽娅·科里纳·马查多·帕里斯卡。周五,位于奥斯陆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了这一消息。 随着诺贝尔和平奖名单的揭晓,为特朗普持续数月的诺奖造势画上了句号,这位多次宣称“凭一己之力结束7场战争”的美国总统,最终未能如愿摘得奖项。 白宫里有人坐不住了。就在和平奖公布前两天,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急匆匆递给特朗普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需要尽快批准一条Truth Social的帖子,这样你就能第一个宣布协议”。这张纸条像极了考前最后一分钟翻书的学生,可惜诺贝尔委员会的评委们早就交卷了——最终获奖者名单在加沙停火协议达成前就已确定。 马查多在委内瑞拉的政治泥沼中坚持了十几年。她创建“人民意志”政党,两次入狱,最终流亡哥伦比亚。这些经历不是外交官们会议室里的握手言和,而是在枪口下的非暴力抗争。诺贝尔委员会看中的正是这种“在威权环境下坚持非暴力抗争,凝聚民主力量”的坚持。 特朗普的和平像沙滩上的城堡。他宣称九个月内解决了八场战争,可加沙和平协议被《经济学人》直指“表面宏大、实质空洞”。哈马斯真的会心甘情愿解除武装吗?巴勒斯坦建国的核心问题被搁在一边,这样的和平能撑多久? 挪威人紧张地盯着电话。据《卫报》报道,挪威政界人士担心特朗普落选后会采取报复措施。社会主义左翼党领袖伯格斯托说得更直白:“我们必须为他可能做出的任何事做好准备”。这种担忧背后,是特朗普曾致电挪威财政大臣、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询问诺贝尔奖事宜的往事。 看看日历就明白了。诺贝尔和平奖提名1月31日截止,那时特朗普刚上任11天。等他促成加沙停火时,评委会早在10月6日就做好了决定。就像赶着最后一班地铁,车门关了你才到站。 马查多的故事让人想起那些在街头举着标语牌的身影。她代表的不是会议室里的外交胜利,而是普通人在黑暗中对光明的坚守。诺贝尔委员会把奖给了她,等于告诉世界:和平不只是停火协议上的签名,更是普通人日复一日对正义的追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