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一位城投员工的自述:我这3年,为何输得不明不白?

大家好,我是一个城投公司的员工,六年前从省城的名校研究生毕业,三年前从省城的一家大企业来到了老家的县城投,就有了后来的故事......

手里的竞聘结果通知书被指尖捏出了褶皱,油墨印的“未录用”三个字像根细刺,扎得人眼慌。窗外的玉兰树沙沙作响,三年前我亲手栽下它时,老部长拍着我肩膀说“这岗位早晚会是你的”;

可如今,我这个主持工作三年、带着两个重点项目落地的“副部长”,却要给一个连投资管理流程都摸不清的“金融新贵”腾位置——要么去子公司管后勤,要么卷铺盖走人。

这场国企竞聘,到底是选人才,还是演一场给特定人看的戏?我坐在曾经熬夜改方案的办公桌前,越想越心冷,也越想把这三年的经历说清楚。

玉兰树下的入职承诺,成了三年未圆的梦

九月的阳光透过办公楼的玻璃窗,落在我攥皱的竞聘结果通知书上,油墨字晕开淡淡的印子。我抬头望向窗外,那棵玉兰树正开得热闹——三年前入职那天,老部长王建国陪着我种下它,粗糙的手掌拍着我肩膀:

“小李啊,咱们县城投缺的就是你这样投资学出身的高材生!战略投资部副部长的位置,先让你主持工作,等下次竞聘,咱就把‘主持’俩字去掉,给你转正!”

那天的风里飘着玉兰花香,我揣着研究生文凭,把这话郑重地记在笔记本第一页。

办公室在三楼西侧,靠窗的位置能看见县城的老街道,同事老张笑着帮我搬纸箱:“以后咱部里的技术活,可就靠你了!我这老骨头,只会盯现场,报表里的门道一窍不通。”

往后三年,我几乎把办公室当成了家。

第一年冬天,为了赶污水处理厂PPP项目的申报材料,我在工位上熬过了七个通宵。有天凌晨三点,老张端着热粥进来:“小李,歇会吧,你这黑眼圈都快耷拉到下巴了。”

我盯着电脑里的财务模型摇头:“明天就要报市里,差一个数据都不行。”最终,这个项目不仅拿到2.3亿的专项补助,还成了市里的示范案例,庆功会上王部长举着酒杯:“小李立了大功,这杯我敬你!”

可转正的事,却总被“再等等”搁置。每次找人事科的刘姐问起,她都笑着打圆场:“急啥?你这能力大家有目共睹,等下次竞聘一起办,跑不了你的!”

我信了,继续扎进工作里——第二年梳理低效资产,我翻遍公司五年的台账,在档案室待了半个月,终于找出三个闲置项目,通过资产重组盘活1.8亿资金;第三年写《**县临水新区开发建设投融资规划》,我跑遍全县12个乡镇,跟着施工队踩过泥泞的工地,也跟村民聊过对新城新房的期待。

最终,方案被县里列为重点推进项目时,我拿着红头文件,激动地不知道跟谁分享——我帮组织上省了几百万的咨询费。

那时我以为,只要踏实干活,梦想总会落地。直到上个月,公司公告栏贴出竞聘通知,我才知道,有些承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兑现。

量身定制的竞聘条件,像一盆冷水浇透心

竞聘通知贴出来那天,办公室里炸开了锅。老张凑过来,指着“需具备5年以上金融行业工作经历,熟悉资本市场运作,持有CFA证书优先”的条款,皱着眉:“咱部里一直做基建投资,跟资本市场八竿子打不着,这条件是给谁定的?”

我心里也犯嘀咕,拿着通知直奔人事科。刘姐看见我,眼神躲闪了一下,起身给我倒了杯茶:“小李啊,这条件是领导班子定的,说是为了拓宽投资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

“可咱们部门的核心业务是县域基建,要CFA证书有什么用?”我追问,声音忍不住提高,“我主持工作三年,做了这么多项目,难道还不符合副部长的要求?”

刘姐叹了口气,压低声音:“你别激动,我听说这次是上面打招呼,要引进市里金融公司的人。你……要不还是报名试试,走个流程。”

走出人事科,走廊里的风有点凉。我想起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为了赶项目进度,放弃了春节回家团聚;为了争取资金支持,跑遍了市里的各个部门;为了完善规划方案,反复修改了几十遍……这些付出,难道在“高层次人才”的光环面前,就一文不值?

老张看出了我的失落,拍了拍我的肩膀:“小李,别往心里去。就算条件不合适,你也报名试试,好歹让领导看看你的业绩。”我点了点头,心里却像压了一块石头——我知道,这场竞聘,从一开始就没我的份。

魔幻的竞聘现场,让我彻底寒了心

笔试那天,我提前半小时到了考场。教室里坐满了人,大多是陌生的面孔。监考老师发下试卷,我扫了一眼,瞬间傻了眼——全是关于私募基金、境外上市、股权激励的题目,跟我平时做的基建投资工作毫无关系。

好不容易熬到笔试结束,我走出考场,正好碰到王部长。他看着我,欲言又止,最后只说了一句:“小李,辛苦了。”我想问问他,为什么竞聘题目要这么设置,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知道,问了也没用。

面试那天,我提前准备好了自己做过的项目资料,想向评委展示我的工作成果。可走进面试室,我才发现,五个评委里有四个是陌生的“外聘专家”,只有王部长是熟悉的面孔。

主评委拿着我的简历,看了一眼,问:“你有过资本市场运作的经验吗?比如发行债券、进行股权投资。”

我愣了一下,如实回答:“我主要负责县域基建投资项目,比如污水处理厂、道路改造、新型城镇化建设等,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过资本市场运作,但我熟悉基建项目的投资流程、资金申请和项目管理,也通过资产重组盘活过公司的低效资产。”

“可我们需要的是能拓宽投资渠道、为公司带来高收益的人才,基建项目利润太低,不符合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评委皱着眉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屑。

接下来的几个问题,全是关于金融市场的专业知识,我根本答不上来。王部长想帮我打圆场,问了一个关于基建项目管理的问题,可还没等我说完,主评委就打断了我:“好了,下一个问题。”

走出面试室,我心灰意冷。我知道,这场面试,我输定了。

可我不明白,国企竞聘到底是选拔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还是选拔只会纸上谈兵的“金融专家”?

竞聘结果出炉,我成了多余的人

竞聘结果出来那天,我正在跟施工方对接道路改造项目。工地上尘土飞扬,施工队队长老张(跟办公室老张同名)拿着图纸,跟我讨论施工进度:“李部长,按照这个进度,下个月就能完工,你就放心吧。”

我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却一直惦记着竞聘结果。突然,手机响了,是人事科刘姐打来的:“小李,你现在方便来趟人事科吗?竞聘结果出来了。”

我心里一紧,跟老张交代了几句,就匆匆赶回公司。走进人事科,刘姐坐在办公桌后,脸色不太好。她递给我一张竞聘结果通知书,说:“小李,这次竞聘结果出来了,你没选上。新任的副部长是从市里某金融公司过来的,叫张磊,以后你就协助他工作。”

我接过通知书,看着上面“未录用”三个字,脑子一片空白。我问:“那我的转正呢?之前说的‘等下次竞聘一起办’,怎么算?”

刘姐叹了口气,递过来一张调令:“领导说了,要么你去子公司当干部长,负责行政后勤;要么……你自己考虑一下。”

“干部长?负责行政后勤?”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是投资学出身,干了三年基建投资,你让我去做行政?这不是浪费人才吗?”

“我也没办法,这是领导班子的决定。”刘姐无奈地说,“张磊来了之后,公司的投资方向要变,重点做资本市场业务,基建项目可能要缩减。你……要么适应,要么离开。”

走出人事科,我正好碰到张磊。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手里拿着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正跟王部长谈笑风生。我听见他说:“以后咱们城投要跟资本市场接轨,多做股权投资、债券发行,基建项目利润太低,没什么前途。”

王部长点了点头,脸上带着一丝尴尬。我看着他们,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喘不过气。我想起这三年来,我跑遍了县城的大街小巷,知道哪条路需要修、哪个小区需要装电梯、哪个乡镇需要建学校;我记得每个项目的投资成本、建设周期、收益预期,却记不清自己有多少个周末在办公室加班,多少个晚上在项目现场盯进度。

可这些,在张磊眼里,竟然成了“没前途”的事。

岔路口的迷茫:踏实干事的人,该何去何从?

昨天,子公司的李经理给我打电话,语气很热情:“小李啊,我听说你要调过来当干部长?欢迎欢迎!虽然干的是行政后勤,但好歹是个正职,比在总部受窝囊气强。”

我握着手机,半天没说话。正职待遇?可那不是我想要的。我当初选择来城投,是想为家乡的建设做点实事,是想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在实处,而不是每天处理琐碎的行政事务。

挂了电话,我回到办公室,翻出这三年来做的项目资料。厚厚的一摞文件夹,里面全是我手写的批注和修改痕迹——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低效资产重组的方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每一份资料,都承载着我的心血和汗水。

窗外的玉兰树又落了一地花瓣,风一吹,飘进办公室,落在资料上。我看着花瓣,突然觉得很迷茫:国企的竞聘机制,到底是为了选拔人才,还是为了给“特定的人”铺路?像我这样扎根一线、踏实做事的人,难道真的没有立足之地吗?

或许明天,我会收拾东西离开。但我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做的基建项目,在有些人眼里就“没前途”?为什么踏实干事的人,永远比不过那些有“光环”、有“背景”的人?

我拿起笔记本,翻到第一页,老部长当初的承诺还清晰可见。可如今,承诺犹在,人却要离开了。我轻轻合上笔记本,心里默默念着:再见了,我的城投梦;再见了,那些我曾经为之奋斗过的日子。

我被“优化”了不要紧,只是有个担忧,现在城投形势这么严峻,不好好招揽人才,不谋划改革和发展,迟早有一天把自己作死。

我之所以担忧,不是心怀天下,这里是我们的家乡,城投关系着90多万老百姓的生活。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59
用户11xxx59 31
2025-10-11 15:36
没有城投可能那90万百姓活的更好,城投债多少啊[笑着哭]
琪琪爸爸
琪琪爸爸 17
2025-10-13 22:26
当领导和你说还有机会的时候,机会从来就从来没考虑过你,说再等等的时候,就得自己另谋出路了[呲牙笑]
灯下江河
灯下江河 14
2025-10-14 20:56
城投前期靠拉投资,基建完成了,要还债了,怎么办?靠金融化债啊。所以,基建的靠边站,金融的顶上去。插一句,所谓化债,展期延长(10年起步),利率降低(比照存款利率适当加点)。
用户15xxx38
用户15xxx38 11
2025-10-13 13:33
国企从不考虑人才
青松不老
青松不老 10
2025-10-11 07:37
唉!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 7
2025-10-13 18:14
以后股权债券是重点方向,轻资产运营,你没评上一点不冤[得瑟]
用户80xxx65
用户80xxx65 4
2025-10-14 08:08
管后勤还不好啊?明显是置换给你补贴的
爱我中国
爱我中国 2
2025-10-13 14:03
城投管什么修路电梯学校?还收益预期?这些不是路政住建教育系统的事吗?城投城投名字上就是城市投资
会飘的苹果香蕉梨子
会飘的苹果香蕉梨子 2
2025-10-13 14:42
这故事编的没水平。
用户18xxx56
用户18xxx56 1
2025-10-19 05:52
[呲牙笑]越会干活越没前途好好摸鱼混日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