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午报

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的幽深山谷之中,有一处被誉为“中华一绝,世界奇观”的地方,名为“万年冰洞”。既是一处罕见的自然景观,也是一处感受夏日清凉的好地方。闻听其名,便平添几分好奇,心生向往。遂与朋友驾车而行,以探奇观……
从西六环上京昆高速,向西南而行470多公里,5个小时之后便驶入忻州市宁武县境内。按照导航提示的路线,很快来到了“万年冰洞”景区。
“万年冰洞”是一处石灰岩溶洞,经地质专家考证,其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已有300万年历史。它是全国迄今发现的最大冰洞,也是世界上迄今在永久冻土层以外发现的罕见大冰洞。2005年被正式列入国家地质公园,2011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冰洞腔体巨大,基本呈垂直桶状,四周皆为冰层,由冰形成的冰柱、冰帘、冰瀑、冰花、冰床、冰台、冰笋、冰门等,千奇百怪,现已开发近百米。“万年冰洞”的奇特之处在于,即使在三伏炎夏,洞内仍是寒气逼人、冰雕玉砌、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万年冰洞至今仍是地质学上的不解之谜,具有无可比拟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可谓“中华一绝,世界奇观”。
看过“万年冰洞景区介绍”,心中更是充满好奇,于是马上购票,要一览这已有上百万年的奇特景观。
正要向入口处前往,遂有工作人员提示,说冰洞内的温度在零下5摄氏度以下,十分寒冷,最好租一件棉衣穿上,以免洞内洞外温差过大而着凉。我正犹豫租与不租时,一位刚刚从冰洞内出来的游客告知,洞内虽然寒冷,但一般人扛得住,穿不穿棉衣无所谓,于是我没有租用棉衣。
检票进入景区后,走过一段绿树掩映的小路,遂有金黄色的“冰洞”二字映入眼帘。进入洞口,是一条向地下倾斜的坡道。沿着台阶进入冰洞,顿觉一股凉气迎面而来。
继续向下而行,感觉越来越冷,只见洞壁上开始出现覆盖的积冰。再深入洞内、洞顶、洞壁、洞庭,皆由冰结而成,宛若纯玉,冰凉幽然,沿着狭窄冰梯拾级而下,蜿蜒纵深,已觉寒气袭人。
又走了几十米,奇异的景观出现了,只见五彩的灯光把冰洞内的一切映照得梦幻一般,或玲珑剔透,或晶莹夺目。这真是一个冰的世界,仿佛置身于万里冰封的北国冰雕之地,又好似徜徉在变幻莫测的天宫。
小心翼翼地沿着冰道继续往冰洞的深处走,洞内的景致仍是异彩缤纷。冰柱、冰帘、冰瀑、冰挂、冰锥、冰人,造型各异,天然成趣,令人赞叹不已。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大自然赐予的魔幻胜景,精妙绝伦。
沿洞纵深而入,行至数十米处,一根粗壮的冰柱拔地而起,直耸洞顶,临风玉立,擎入冰底,玉柱通身光洁,白如截脂,滋蕴光润,给人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转柱而过,洞豁然宽阔起来,一座能容上百人的冰厅出现在眼前。冰厅分为上下五层,每层有平台,可容数十人,仔细观赏,各层景致不同。
走过一道冰门,穿一道冰廊,来到了第一层。只见四面冰凌成壁,冰花掩映,银装素裹,晶莹夺目。来到第二层,四周花木扶疏,婀娜多姿。仰望洞顶,银凌携玉,穹窿高阔,万笋千锥,如剑如刀,倒挂横悬,密密丛丛,晶莹剔透。上冰梯、过冰栈,先后观览了第三层、第四层,每一层景致各异,令人目不暇接。
终于走到了洞底,也就是冰洞的最深处,这是一处环形的空地,周围被冰笋和冰柱围住。透过缝隙望去,可以看到周边的冰瀑和顶端的冰锥,宛如一座冰雪城堡。在此举头仰望,巨大的冰洞高不可测。
笔者来时正值三伏天,洞外的气温高达三十五六摄氏度,而这洞中的气温却在零下5摄氏度以下,真是“冰火两重天”。在最热的季节,体验最冷的景观,别有情趣。不由得想到此行之前在网上看到的那首赞咏“万年冰洞”的诗篇:“寒气逼人万年冰,冰洞悠久结晶清。冰壁如玉寒光照,冰柱悬垂似玄冰。洞口幽深映月明,冷风袭来透骨寒。寒意缭绕心思冷,冰洞奇观令人惊。”一首诗中屡屡出现“冰”“寒”二字,这也是我对此地此景的真实感受。
“万年冰洞”之游,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一睹远古冰川时代冰清玉洁之奇观,真是不虚此行。
□户力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