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的水果大姨火了!这下全国人民都知道她了!一位志愿军老战士来到丹东旅游,遇到了这位卖水果的大姨。大姨一听说老人是志愿军老战士,说啥都要给老人家装一些水果拿着吃。旁边的人说要给大姨付钱,她说啥也不同意。她说,我公公也是抗美援朝的,您今天能来到我们丹东这个英雄的城市,我能遇见你是我的福分。我还年轻,我今天能够站到这里那都是前辈们流血流汗给我们留下来的。我们永远记得那些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付出鲜血和生命的英雄们,水果大姨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希望有好心人能够告诉我大姨的摊位在哪里,如果我再去丹东,必去大姨的水果摊买水果去[祈祷][祈祷][祈祷] —— 视频一上网,点赞像下雪,评论区里全是“丹东大姨,等我!”有人把画面截成表情包:老战士摆手说“使不得”,大姨拎袋子追在后面硬塞,配字“英雄遇见英雄”。网友笑完又抹泪,一句话把大家整破防——“我年轻,能站在这儿,是前辈流血流汗换来的”。说白了,这就是咱老百姓最朴素的心声:谁替咱拼过命,咱就把谁当亲人。 大姨的摊位很快被人扒出来:丹东火车站出口,左手边第二棵银杏树下,红色遮阳棚写着“英雄城市水果摊”。名字都懒得换,直接上招牌,霸气!现在那儿成了打卡地,每天排长队,有人专门坐高铁来买两斤苹果,就为跟大姨合张影。大姨有点懵:“我就送点水果,咋还整出粉丝了?”她不知道,大家买的不是水果,是那份心意,是对志愿军老前辈的敬意。 有人好奇,大姨为啥这么大反应?她一句话揭开谜底:“我公公也是志愿军,五一年过鸭绿江,回来时耳朵震聋了半边。”老爷子在世时最爱讲抗美援朝,讲到战友牺牲就抹泪,讲到丹东解放就咧嘴笑。大姨听了几十年,耳朵起茧,心里却刻下一条信念:遇到志愿军,必须当自家人。这回真让她碰上了,哪还顾得上收钱?恨不得把整摊水果都塞进老人兜里。 老战士那边也被人扒出底细:八十九岁,山东临沂人,姓刘,当年是炮兵,炮弹震坏了听力,如今说话得靠吼。他去丹东,就想看看老战友埋骨的陵园,没想到先遇见大姨。他说:“那姑娘硬塞水果,我推都推不动,就像当年战友给我塞饼干,一模一样。”一句话,把网友又弄哭一片。有人留言:“刘爷爷别怕,以后丹东有我们,水果管够!” 热闹背后,也有冷言冷语。个别人说大姨“作秀”“蹭流量”。大姨听完一笑:“我摊位在这儿摆了十年,想作秀早作了。我就是心疼志愿军,心疼我公公,咋啦?”她干脆把摊位招牌改成“英雄城市水果摊,作秀勿扰”,硬气!网友们也力挺:“作秀?你作一个试试?能十年如一日?”“人家送水果,你送键盘,谁丢人?” 我看完视频,心里热乎乎的,也想起自己爷爷。他老人家也是志愿军,零下四十度啃冻土豆,腿被冻伤,一辈子走不快。小时候我不懂,嫌他走路慢,现在懂了,却来不及陪他再走一段。要是爷爷还在,我一定带他去丹东,去大姨的摊位,买两斤最甜的苹果,让老爷子坐在银杏树下,慢慢吃,慢慢聊,告诉大姨:您心疼的,是我亲爷爷。 大姨的火,不是偶然,是大家对志愿军感情的集体爆发。我们受够了“娘炮”和“流量”,受够了“谁红谁有理”,我们需要这种直来直去的真情:你为我拼命,我为你撑腰!丹东大姨给了我们一个出口,让我们把憋在心里的“谢谢”喊出来,把对英雄的思念化成实实在在的水果、拥抱、掌声。 所以,别急着散场。刘爷爷的山东老家,可以组织“志愿军后代游丹东”;大姨的摊位,可以挂上“志愿军免费吃水果”牌子;我们普通人,去丹东就买两斤水果,跟大姨合个影,发网上,让热度继续滚。让老战士们知道:你们没被遗忘,你们的血没白流,你们的名字,我们一代代传下去。 最后抄一段网友的话:“大姨的水果甜不甜?甜!比水果更甜的是人心。”丹东的风,吹过银杏树,吹过水果摊,也吹过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那股甜味,叫感恩,叫铭记,叫——英雄永远不会独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猜你喜欢
我年薪40万,加上业务提成,一年净收入大概60万左右。最近三年,每年都给妻子30
2025-10-10
宇晨观世间
沉默的荣耀许多人都不知道,聂曦上校被追认为烈士后,他的孙子做了一件让旁人费解,
2025-10-08
孙金弘说
二堂嫂年纪轻轻的就走了,留下幼女,二堂哥正值壮年,不到两年就娶了新二嫂。新二
2025-10-10
红糖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