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冒雨在凌晨0点举行大阅兵,现场一股肃杀之气,展示多种高超音速武器! 多家外媒关注到朝鲜为庆祝劳动党成立80周年举办的盛大阅兵式,这场从10月10日深夜延续到11日凌晨的冒雨阅兵,被外界形容为“透着股肃杀之气”,尤其是现场展示的多款高超音速武器,更是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按照平壤时间算,阅兵式在10日晚上11点45分正式开始,正好卡在深夜与凌晨的交界点,一直持续到11日凌晨,而北京时间比平壤晚一个小时,咱们这边晚上10点45分就开始转播了。 巧的是,当天半岛北方跟中国北方一样,都下着绵绵细雨,雨点打在士兵的钢盔上亮晶晶的,湿漉漉的阅兵场没有一丝多余的声响,比晴天举办的阅兵更添了几分凝重。 熟悉朝鲜阅兵的人都知道,他们选时间很有讲究,2015年劳动党70周年的时候,阅兵是下午3点阳光最足的时候办的,到了2020年75周年,就改成了凌晨0点,这次干脆把主体部分放在深夜到凌晨,再配上这阴雨天气,威慑意味一下就出来了。 这场阅兵规模着实不小,光参与人数就超过一万,延续了朝鲜阅兵一贯的宏大风格,还带着自己的特色。徒步方阵走过来的时候特别惹眼,士兵们迈着那种高抬腿几乎要跳跃的“鹅式步伐”,在世界各国的阅兵里独一份,看着就很有气势。 跟其他国家按军种编队不一样,朝鲜的徒步方阵是按武器类别排的,连单兵武器射手都单独编了队,这也是他们独创的编排方式。 对比2020年和2021年的阅兵,这次单一兵种的分列人数至少多了30%,其中特种兵、火箭军和机械化步兵这三个方阵最受关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在展示陆海空一体化的作战能力。 不过最让外界揪心的还是后面的机械化方阵,那些轰隆隆驶过的武器装备才是重头戏。打头阵的就是两款新型高超音速导弹——“火星-11E”和“火星-11Ma”,其中“火星-11E”还是第一次在阅兵式上公开亮相,之前只在10月4日开幕的“国防发展-2025”武器装备展上露过面。 这款导弹长得有点像中国的东风-17,采用了独特的乘波体弹头设计,能在大气层边缘以超过5倍音速的速度“打水漂”式滑翔,还能随时变轨。 不过也有细心人发现,它的翼面是灰白色的,可能用的材料比较普通,在高超音速飞行的高温环境下,结构强度能不能扛住还是个问号,跟顶尖水平比还有差距。 除了这两款高超音速导弹,阅兵式上还亮出了能把弹头投送到美国本土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以及多款无人机,甚至连海军新一代“崔贤”号驱逐舰的相关装备也露了脸。 这款驱逐舰可是朝鲜第一款配备相控阵雷达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水面战舰,标志着他们海军建设迈出了一大步。这些装备按实际作战编成展开,几乎涵盖了朝鲜军队所有的主战装备,活脱脱就是朝鲜作战体系的缩影。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出席了这次阅兵式并发表讲话,虽然具体内容没有完全公开,但结合他之前的表态就能明白这场阅兵的深意。 就在阅兵前几天,10月4号到5号,金正恩连续两天去了“国防发展-2025”武器装备展,当时他就明确说,美国依照所谓“核作战计划”搞各种训练,对朝鲜和地区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朝方的国防力量发展绝不能停滞,要是美国继续危险的军事活动,朝方肯定会采取措施排除威胁。 8号他去建党史迹馆的时候还强调,朝鲜必须加快速度实现转变,10年之内要在各个领域带来新的巨变。这些话再配上阅兵式上的武器展示,意思再清楚不过:面对外部压力,朝鲜有底气自保。 为了这场阅兵,平壤的安保也升级到了最高级别。地铁专门开了专车,只供内部通勤人员使用,核心路段全设了固定岗哨,24小时有人巡逻,晚上的巡查频率更是比平时高了不少。 不光是军警,连冶金、纺织、机械制造这些行业都动员了起来,帮忙制作道具、维护装备,看得出来是举全国之力在办这件事。而且早在9月底,朝鲜外务相崔善姬就去了中国,中朝双方当时就说要深化传统友谊,为后续的交流和阅兵活动奠定基础,这次中方也派出了代表团参加,韩媒看了都感慨“一切都变了”。 美韩日三国从阅兵前就绷紧了神经。韩国之前就通过媒体放消息,说预判到阅兵会在晚上举行,果然没猜错。美军这段时间一直在加强在韩国的部署,引进了升级的反导系统和新的直升机部队,这会儿正跟韩国一起紧盯着阅兵的一举一动,特别担心朝鲜借这个机会展示核力量。 这次阅兵一搞,韩国国内的保守派更起劲了,纷纷批评总统太软,要是接下来朝鲜真的试射新型导弹,这温和路线恐怕就得泡汤。 信息来源: 1.央视新闻 朝鲜举行阅兵式 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2025-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