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德国投降前后,纳粹高层自尽方式五花八门,如服毒、饮弹等,可是对自己最狠的要数挪威

德国投降前后,纳粹高层自尽方式五花八门,如服毒、饮弹等,可是对自己最狠的要数挪威总督特博文,此人直接引爆50公斤炸药,以至于遗体被炸得完全无法辨认。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5年5月8日破晓前,挪威斯考古姆庄园笼罩在异样的寂静中。 约瑟夫·特博文独自站在堡垒地下室的中央,五十公斤炸药像忠诚的士兵般整齐排列在他脚边。 这位纳粹德国驻挪威总督缓缓抚过炸药粗糙的外壳,指尖沾满了黑色的火药粉末。 他最后一次环视这个曾经象征权力的场所。 墙上的挪威地图还标注着占领区的红色标记,办公桌上散落着未完成的镇压命令。 特博文的思绪飘回了莱茵河畔的童年。 1898年的埃森,父亲经营的农场飘着麦香。 那个荷兰移民总爱在晚餐时讲述家族如何从低地来到德国。 少年特博文常常坐在阁楼上,望着远方的工业区烟雾陷入沉思。 这种对权力的朦胧向往,最终驱使他走上了战场。 1916年的西线战场,特博文在泥泞的战壕里第一次触摸死亡。 作为第9装甲炮兵团的观测手,他目睹了整连士兵在毒气中窒息。 这段经历在他性格中埋下了极端主义的种子。 战后,当同龄人重返校园时,他却带着铁十字勋章走进了慕尼黑大学的法学院教室。 在那里,一个留着滑稽小胡子的前下士的演讲,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23年啤酒馆暴动的那个雨夜,特博文举着鲁格手枪冲在纳粹党徒的最前列。 暴动失败后,他在监狱里度过了三个月,却在审讯记录上写下了"为理想献身"的狂言。 这段经历成为他政治生涯的敲门砖,从此平步青云。 从埃森区党部负责人到国会议员,再到莱茵省省长,他始终用最极端的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忠诚。 1940年4月,当希特勒亲自任命他为挪威总督时,特博文在日记里写道:"这是实现日耳曼尼亚梦想的关键一步。" 他带着精心挑选的八千名党卫军进驻奥斯陆,将办公室设在挪威议会大厦,甚至霸占了奥拉夫王子的私邸。 在第一次御前会议上,他用马鞭敲打着会议桌宣布:"这里只有一个法律——我的意志。" 特博文的统治很快显露出残暴的本质。 1942年贝斯峡湾惨案发生时,他正在奥斯陆官邸举办沙龙。 当副官送来处决288名南斯拉夫战俘的报告时,他只是轻轻挥手:"按计划进行。" 随后继续与宾客品鉴法国红酒。 这种冷酷在他处理特拉沃格村事件时达到顶峰。 他不仅下令烧毁整个渔村,还亲自设计了将村民分级处置的方案。 男性送集中营,妇女儿童判刑,连村里的牧羊犬都被当场射杀。 随着战局恶化,特博文的偏执变本加厉。 1944年秋天,面对红军逼近的战线,他制定了"北地焦土计划"。 五万挪威农民在刺刀威逼下离开祖辈生活的土地,整片地区的学校、教堂甚至谷仓都被付之一炬。 1945年5月7日,当邓尼茨的新政府试图挽回败局时,特博文在最后一次电报中写道:"我宁愿让挪威变成坟墓,也绝不交出权力。" 次日凌晨,他在堡垒地下室完成了最后的仪式。 先焚毁了所有文件,再将总督制服整理得一丝不苟,最后用颤抖的手接通了引爆装置。 巨大的爆炸声惊醒了奥斯陆的清晨,当救援人员找到残骸时,只能通过金质党徽辨认出这具支离破碎的尸体。 特博文的自杀方式成为纳粹暴政的隐喻,极端、毁灭性且不留余地。 他的死亡不仅是个人的终结,更标志着一段黑暗历史的落幕。 如今,斯考古姆庄园的废墟上立着和平纪念碑,挪威学生每年在此宣誓,永远警惕极端主义的诱惑。 主要信源:(凤凰网——讽刺的武士道:二战失败,德国高层集体自杀,日本高层无一人自杀)

评论列表

狼叔
狼叔 2
2025-10-11 11:19
老希!你咋死了,现在德国人民想念你![抠鼻][滑稽笑]出奶吧!嗨!看医生!<用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