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阳日报10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李婷)近日,市民甘桂兵与朋友在洞庭湖岸边游玩时,意外发现水中有一件绿色器物,后经鉴定为东周时期的青铜斧,他随即主动联系岳阳市博物馆并上交该文物,以实际行动支持文物保护工作。为表彰其行为,岳阳市博物馆向甘桂兵颁发了荣誉证书及1000元奖金,并呼吁广大市民共同守护历史文物。
甘桂兵向记者介绍,游玩时发现湖边浅水区有一个泛着绿光的物体,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起初以为是块普通石头或废弃铁器,但捡起来仔细看才发现形状很特别,表面有精致的纹路,虽然有些锈蚀了,但手感沉甸甸的,甘桂兵回忆道:“我平时比较关注历史知识,感觉这可能是件老物件,就小心收了起来。”
回家后,甘桂兵通过手机查询后,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件文物,他立即联系岳阳市博物馆并将物品送至馆内。经鉴定,确认这是一把东周时期的青铜斧。
岳阳市博物馆征集保管部主任万猛介绍,这把青铜斧长12厘米,宽5厘米,斧身保存较为完整,铜胎明显,刃部依稀可见使用痕迹,在东周时期,青铜斧既是生产工具,也是身份象征。普通百姓多用石斧、骨斧,而青铜斧因铸造工艺复杂,通常为贵族阶层使用,可能用于祭祀、狩猎或日常劳作。他认为这把斧头品相较好,纹路清晰,对研究东周时期洞庭湖区域的社会结构和手工业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专家推测,青铜斧可能因古代祭祀活动,或意外事件落入湖中,历经千年泥沙冲刷,仍能保存至今,实属难得。市博物馆后续将对其进行清理与保护,并编号录入文物数据库,未来将根据展览计划向公众展出。
甘桂兵的行为受到了市博物馆的表彰,岳阳市博物馆也借此发出倡议呼吁市民积极提供文物线索“随着公众文物保护意识提升,近年来市民捐赠文物的情况逐年增加。”市博物馆馆长黄军认说,“去年一名农民在耕地时发现宋代瓷碗,也主动交给了博物馆。”
黄军认提醒广大市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地下、水下文物均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私自占有,市民若发现疑似文物应保持原状、及时上报,避免盲目清理或移动造成损坏。同时,市博物馆将完善奖励机制,对有效线索提供者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