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核弹”炸响后,对华断供光刻机的阿斯麦,这次天都塌了 中国商务部10月9日甩出一纸稀土出口新规,全球科技圈瞬间炸开了锅。高端芯片玩家们心里咯噔一下,最慌的还得数荷兰的阿斯麦。 这个号称“光刻机之王”的巨头,直接被中国的“稀土核弹”精准命中,仿佛天塌了一样。事发后,阿斯麦的脸色比谁都难看,明明前阵子还在对华断供,现在转身成了被制约的对象。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场稀土风暴背后的故事,顺带扒一扒阿斯麦这几年是怎么一步步把自己送上“火山口”的。 说起光刻机,外行可能只觉得它是造芯片的“大号打印机”。其实,能造出尖端芯片的EUV光刻机,可不是谁家都能攒出来的。里面有种“味精”材料,名字叫稀土。 像钕、镝、铽这些家伙,专门用来做极紫外激光器、超强永磁体和特殊光学镜片的涂层。没有这些东西,芯片上的纳米级线路根本画不出来。 更要命的是,这些材料不是市场随便买买那么简单。中国手里握着全球八成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连阿斯麦的上游供应商,原料也大多离不开中国货。 别看荷兰人技术牛,最后还是得看中国脸色吃饭。产业链全球化说了这么多年,结果人家一管控,立马见真章。阿斯麦这下算是明白了,科技的“命脉”有时候拽在别人手里,真不是嘴硬能解决的。 其实说起断供这茬,还得翻回到2018年。当时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频频下狠手,连荷兰政府和阿斯麦都被裹挟着站队。 美国一边施压,一边画红线,逐步让阿斯麦对中国“封杀”高端EUV光刻机,后来连DUV中高端型号都不让卖。断供令一下,阿斯麦对中国的销售额直接跳水。 2023年以前,中国还是阿斯麦的大客户,能贡献三成营收。结果政策一拦,2024年只剩下零头。明明知道中国市场巨大,阿斯麦却只能被动跟着走。 明面上,他们还在联合盟友游说,实际上,生意越做越小,主动权也越发丢了。 按理说,碰到这么大的冲击,阿斯麦该想法子和中方坐下来谈谈,结果他们却把更多精力放在抱团取暖,指望西方能帮自己兜底。 事实证明,这种“站队思维”在全球供应链博弈里,注定要吃大亏。科技圈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谁离开谁都难过。 稀土新规一出,阿斯麦的麻烦立马浮出水面。熟悉公司运作的人透露,稀土断供会让光刻机出货延迟好几周,甚至几个月。 别小看这点时间,全球芯片大厂——苹果、台积电、三星这些下游巨头,个个都急得团团转。短期内,市场交付节奏被打乱,行业恐慌情绪在发酵。 更深层的挑战,其实不是“买不到材料”那么简单。原本靠阿斯麦独家技术撑起来的产业链,现在反而成了地缘政治的牺牲品。 科技合作本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阿斯麦的断供还没消化,稀土制约又来了。全球产业链一旦开了“互相伤害”的头,大家都开始琢磨“备胎计划”,不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中国这步棋,表面上是管控出口,实际上也是提醒全球同行,别在科技合作里玩小动作。 中国商务部表态得很清楚,稀土措施是国家安全需要,合作的大门始终敞开。只要对方肯放下单边主义,回到平等对话桌前,生意还是能谈。否则,谁也别想一家独大。 回过头看阿斯麦这波“天塌”,其实是大国科技博弈的缩影。以前他们觉得只要技术压得住,中国市场迟早会低头,现在发现,产业链一环断了,谁都不好受。 科技圈本就是命运共同体,筑起“小院高墙”,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中国用稀土“出手”,不是为了卡谁脖子,更不是要搞对抗,而是希望大家都能回归理性,守住规则,让全球科技的皇冠一直闪光。 阿斯麦这回摔了个大跟头,或许能让更多人明白,只有合作和公平,才能让所有人都赚到真金白银。 参考资料:中方稀土新规后阿斯麦为出货延迟做准备2025-10-11 10:53·观察者网
评论列表